|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烤瓷牙吃东西疼可通过调整饮食、避免硬物刺激、保持口腔清洁、使用抗敏感牙膏、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烤瓷牙疼痛通常由粘接剂刺激、牙体预备不当、咬合过高、继发龋齿、牙髓炎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烤瓷牙安装初期可能出现轻微不适,建议选择软质食物如粥类、蒸蛋等,避免冷热交替刺激。食物温度保持在30-40℃为宜,过热或过冷可能加剧牙本质敏感症状。适当补充钙质有助于牙体适应,可食用豆腐、酸奶等富含钙的食物。
2、避免硬物刺激
咀嚼坚果、骨头等硬物可能导致烤瓷牙崩瓷或基牙损伤。使用烤瓷牙侧咀嚼时需控制力度,避免突然咬合硬物。长期单侧咀嚼可能造成咬合关系紊乱,建议双侧交替使用。对于粘接剂未完全固化的情况,24小时内应避免咀嚼粘性食物。
3、保持口腔清洁
使用软毛牙刷配合巴氏刷牙法清洁烤瓷牙边缘,重点清理牙龈交界处。建议选用含氟牙膏预防基牙龋坏,配合牙线清理邻接面。每日使用生理盐水漱口2-3次,减少细菌滋生。避免使用牙签等尖锐物品清洁,防止烤瓷牙边缘密封性破坏。
4、使用抗敏感牙膏
牙本质暴露引起的敏感可选用含硝酸钾的抗敏感牙膏,如舒适达抗敏牙膏。使用时将牙膏涂抹于敏感区域保持1-2分钟再漱口,持续使用2-4周见效。严重敏感者可短期使用丁硼乳膏局部涂抹。注意避免长期使用美白牙膏,其摩擦剂可能损伤烤瓷牙表面釉质层。
5、及时就医
持续疼痛超过3天或出现自发痛需立即就诊,可能提示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医生会根据情况采取调磨咬合、更换粘接剂、根管治疗等措施。对于继发龋齿需去除原烤瓷冠治疗后再重新修复。夜间磨牙患者需定制咬合垫保护修复体。
烤瓷牙修复后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建议每6个月复查咬合状况及边缘密合度。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牙龈颜色变化,出现红肿出血及时处理。避免用牙齿开瓶盖等非咀嚼性行为,吸烟者需加强牙周维护。修复体使用5-8年后建议评估是否需要更换,长期使用的烤瓷牙可能出现老化、渗漏等问题。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延长烤瓷牙使用寿命的关键。
牙龈增生切除手术中牙龈高度的考虑需结合美学需求、功能恢复及牙周健康综合评估,通常需保留2-3毫米的附着龈以确保稳定性。
牙龈增生切除手术时,牙龈高度的调整需优先保证生物学宽度,即从牙槽嵴顶到龈缘的距离维持在3毫米左右,避免术后牙龈再次增生或退缩。对于前牙区,需兼顾微笑线美学,上颌中切牙的龈缘位置通常与邻牙对称,切除后高度应与釉牙骨质界平齐或略低于1毫米。后牙区更注重功能恢复,切除后需保留足够角化龈,防止食物嵌塞和菌斑堆积。手术中会使用牙周探针测量龈沟深度,结合牙槽骨形态决定切除量,过度切除可能导致牙根暴露或敏感,切除不足则易复发。高频电刀或激光切除可精准控制切割范围,术后配合牙周塞治剂保护创面。
术后需避免刷牙触碰创面,使用氯己定含漱液减少感染风险,软质饮食维持1-2周。定期复查监测牙龈愈合情况,若出现异常出血或疼痛加剧需及时复诊。长期维护需加强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和牙线清洁,控制菌斑堆积。吸烟患者应戒烟以降低复发概率,糖尿病患者需严格监测血糖。若存在咬合创伤或不良修复体,需同步调整以消除刺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