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支气管哮喘可通过避免诱发因素、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紧急处理等方式治疗。支气管哮喘通常由过敏原刺激、呼吸道感染、空气污染、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避免诱发因素减少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冷空气刺激。建议定期清洗床上用品,使用空气净化器改善室内环境。
2、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白三烯调节剂孟鲁司特。这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3、免疫治疗针对特定过敏原进行脱敏治疗,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暴露量来提高耐受性。免疫治疗需要持续较长时间,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
4、紧急处理急性发作时立即使用速效支气管扩张剂,保持坐位休息。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应立即就医。
支气管哮喘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发作。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
一次性口罩与医用口罩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防护等级、适用场景、结构设计和执行标准四个方面。
1、防护等级医用口罩需符合医疗器械标准,分为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普通医用口罩三类,对细菌过滤效率有明确分级;一次性口罩多为日常防尘使用,未强制要求微生物过滤性能。
2、适用场景医用外科口罩适用于门诊、手术室等医疗环境,能阻隔血液体液飞溅;一次性口罩仅适用于非医疗场景的颗粒物防护,不建议用于高风险医疗操作。
3、结构设计医用口罩采用三层熔喷布结构,含防水层和过滤层,鼻夹可塑形;普通一次性口罩多为单层或无纺布简易设计,密封性较差。
4、执行标准医用口罩执行YY/T 0969或GB 19083等国家标准,包装标注医疗器械注册证号;一次性口罩通常执行GB/T 32610日常防护标准。
建议根据实际风险等级选择口罩类型,医疗环境必须使用医用级别口罩,日常通勤可选择符合标准的一次性防护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