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治疗干眼的中药

|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问题描述:
治疗干眼的中药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强
王强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治疗干眼的中药主要有枸杞子、菊花、决明子、麦冬、密蒙花等。干眼多因肝肾阴虚、津液不足或风热上扰所致,中药可通过滋阴润燥、清肝明目等作用缓解症状,但需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

一、枸杞子

枸杞子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适用于肝肾阴虚型干眼。其含有的枸杞多糖和类胡萝卜素可促进泪液分泌,改善角膜营养。常与菊花配伍使用,但脾胃虚寒者慎用。代表方剂如杞菊地黄丸,需注意避免与温热性质药物同服。

二、菊花

菊花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对风热上攻或肝火上炎导致的眼干涩、畏光有效。现代研究显示其黄酮成分可减轻眼表炎症。可煎汤代茶饮或蒸汽熏眼,但气虚胃寒者不宜长期服用。临床多选用杭白菊,常与决明子组成药对。

三、决明子

决明子归肝经,能清肝明目、润肠通便,适合肝热目赤伴便秘的干眼患者。所含大黄酚类物质可调节泪腺功能。需炒制后使用以减少寒性,典型制剂如决明子茶。脾虚泄泻者禁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

四、麦冬

麦冬为养阴生津要药,主治肺胃阴虚所致眼干口干。其皂苷成分能增强黏液蛋白分泌,改善眼表湿润度。多与沙参、玉竹配伍,如沙参麦冬汤。外感风寒或痰湿咳嗽者不宜,服用时需避免与鲫鱼同食。

五、密蒙花

密蒙花专攻目疾,可清热养肝、退翳明目,对久视伤血或肝血不足型干眼效果显著。常与青葙子同用,传统方剂如密蒙花散。孕妇慎用,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微胃肠道反应,建议餐后服用。

使用中药治疗干眼需坚持2-4周方能显效,期间应避免长时间用眼,保持环境湿度40%-60%,每日热敷眼睑5-10分钟以促进睑板腺分泌。若出现眼红、疼痛等加重症状需及时停用并就诊。建议配合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深色蔬菜及Omega-3脂肪酸,避免辛辣燥热食物,规律作息以巩固疗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孩慢性胃肠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小孩慢性胃肠炎的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可通过饮食调整、药物治疗、补充益生菌、中医调理和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慢性胃肠炎通常由感染、饮食不当、免疫异常、遗传因素和药物刺激等原因引起。

1、腹痛

腹痛是小孩慢性胃肠炎的常见症状,多表现为脐周或上腹部隐痛或阵发性绞痛,可能与胃肠黏膜炎症刺激有关。患儿可伴有腹胀、肠鸣音亢进等症状。治疗需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缓解症状。

2、腹泻

腹泻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且性状改变,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调或感染有关。患儿可能出现水样便、黏液便,严重时导致脱水。建议家长注意补充口服补液盐,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布拉氏酵母菌散、酪酸梭菌活菌散等药物调节肠道功能。

3、食欲减退

食欲减退与胃肠消化功能减弱有关,患儿可能出现拒食、进食量减少等症状。长期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家长需提供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少量多餐,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复合凝乳酶胶囊、胰酶肠溶胶囊、多酶片等助消化药物。

4、体重下降

体重下降是慢性胃肠炎的继发表现,因长期营养吸收障碍导致。患儿可能出现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萎缩等症状。需加强营养支持,选择高蛋白易吸收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肠内营养粉剂或进行静脉营养支持。

5、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表现为面色苍白、头发枯黄、体力下降等,与长期营养摄入不足和吸收障碍有关。可能伴随维生素缺乏症状如口角炎、夜盲等。建议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指标,补充维生素AD滴剂、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复方氨基酸胶囊等营养素。

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症状变化,保持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生冷油腻食物。定期复查胃肠功能,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时及时就医。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但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有助于胃肠功能恢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