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和冠心病的区别

|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和冠心病的区别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和冠心病的主要区别在于疾病发展阶段与临床表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是冠状动脉血管壁发生脂质沉积、斑块形成的早期病理改变,而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至血管狭窄或闭塞,引发心肌缺血、缺氧的临床综合征。两者属于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的严重表现形式。

1、病理特征差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主要表现为血管内皮损伤后脂质沉积,形成纤维斑块或脂纹,此时血管狭窄程度较轻,尚未影响血流。冠心病则已出现明显斑块破裂、钙化或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超过50%,引发心肌供血不足。病理上可通过血管内超声或冠脉造影鉴别斑块稳定性与狭窄程度。

2、症状表现不同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早期常无症状,部分患者仅在剧烈运动后出现短暂胸闷。冠心病典型表现为稳定型心绞痛(活动后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不稳定型心绞痛(静息时发作)或急性心肌梗死(持续胸痛伴冷汗、濒死感)。症状差异与心肌缺血程度直接相关。

3、诊断标准区别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诊断依赖影像学检查,如冠脉CT显示非梗阻性斑块,或血管内超声发现内膜增厚。冠心病需结合临床症状及客观检查,如心电图ST段改变、心肌酶谱升高,或冠脉造影证实主要血管狭窄超过50%。无症状的单纯斑块不诊断为冠心病。

4、治疗目标分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以控制危险因素为主,如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冠心病需强化药物治疗(如硝酸异山梨酯片缓解心绞痛)或血运重建(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两者均需长期管理血压、血糖及生活方式。

5、预后风险差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10年内心血管事件风险较低,通过干预可延缓进展。冠心病患者易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需定期评估预后。高危患者需通过心脏康复训练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再狭窄概率。

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为冠心病需综合干预:每日摄入300-500克蔬菜水果补充抗氧化物质,选择深海鱼类提供ω-3脂肪酸;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戒烟并控制体重指数低于24。已确诊患者应每月监测血压、每3-6个月复查血脂,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避免突然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诱发急性事件。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后脑勺长了一个硬包是怎么回事

后脑勺长了一个硬包可能由头皮毛囊炎、脂肪瘤、皮脂腺囊肿、外伤血肿、淋巴结肿大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热敷、药物治疗或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 1、毛囊炎:头皮毛囊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保持头皮清洁,避免用手抓挠,可使用抗菌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每日涂抹2-3次,必要时口服抗生素如头孢氨苄胶囊500mg每日3次。 2、脂肪瘤:脂肪瘤是一种良性肿瘤,由脂肪细胞异常增生形成,通常无痛且可移动。较小的脂肪瘤无需特殊处理,定期观察即可;若体积较大或影响外观,可通过手术切除,如激光切除术或传统外科切除术。 3、皮脂腺囊肿:皮脂腺囊肿由皮脂腺导管堵塞引起,常伴有局部肿胀和轻微压痛。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挤压,可使用热敷促进囊肿消退;若囊肿感染或反复发作,可通过手术如囊肿切除术进行治疗。 4、外伤血肿:后脑勺受到外力撞击可能导致局部血肿,表现为硬包伴疼痛。初期可冷敷减少出血,48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吸收;若血肿较大或持续不消,需就医排除颅内损伤,必要时进行血肿清除术。 5、淋巴结肿大:后脑勺淋巴结肿大可能与感染、炎症或免疫性疾病有关,常伴有触痛。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如感染引起的可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500mg每日3次;若肿大持续或伴有其他症状,需进一步检查排除肿瘤可能。 日常饮食中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或游泳,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头皮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发产品,定期按摩头皮有助于预防硬包的形成。若硬包持续增大或伴有明显不适,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