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牙齿根管治疗后可能出现咬合不适、牙齿脆性增加、根尖周炎症复发、牙冠微渗漏等后遗症。
1、咬合不适治疗过程中牙齿结构改变或填充材料过高可能导致短暂咬合不适,通常1-2周内自行缓解,持续不适需调磨咬合面。
2、牙齿脆性去髓后的牙齿失去营养供应,硬度下降易折裂,建议术后1个月内避免咀嚼硬物,及时进行全冠修复保护。
3、根尖炎症根管清理不彻底或细菌再感染可能引发根尖周炎,表现为自发痛或叩痛,需重新打开根管消毒或配合抗生素治疗。
4、冠部渗漏临时充填物老化或冠修复体边缘不密合会导致细菌渗入,可能引起继发龋或根管再感染,需定期复查及时更换修复体。
根管治疗后3-6个月需复查X线片评估愈合情况,日常避免用患牙咬硬物,发现牙龈肿痛或牙齿变色应及时就诊。
牙疼持续数日可能由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智齿冠周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口腔检查、药物治疗、根管治疗、手术拔牙等方式缓解。
1、龋齿:牙齿硬组织被细菌腐蚀形成龋洞,冷热刺激可诱发疼痛。需清除腐质后填充复合树脂或玻璃离子水门汀,药物可选甲硝唑片、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
2、牙髓炎:深龋或外伤导致牙髓感染,表现为自发痛和夜间痛。需开髓引流后行根管治疗,药物可用阿莫西林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头孢克洛分散片。
3、根尖周炎:牙髓炎症扩散至根尖周组织,咬合时疼痛加剧。需根管治疗配合脓肿切开,药物推荐奥硝唑片、洛索洛芬钠片、阿奇霉素干混悬剂。
4、智齿冠周炎:阻生智齿周围软组织感染,常伴张口受限。需局部冲洗后择期拔牙,药物选择头孢丙烯片、替硝唑片、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饭后使用含氟漱口水清洁口腔,若出现面部肿胀或发热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