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哪些炎症能使血糖升高

| 1人回答 | 8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哪些炎症能使血糖升高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袁晓勇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炎症反应可能导致血糖升高的疾病主要有牙周炎、肺炎、尿路感染、胰腺炎、类风湿关节炎等。这些炎症通过激活免疫系统、干扰胰岛素功能等机制影响血糖代谢,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时需尤其警惕血糖波动。

1、牙周炎

慢性牙周炎可能通过释放促炎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降低胰岛素敏感性。患者常伴牙龈红肿、出血,口腔异味等症状。急性发作期可能引起应激性高血糖。治疗需进行牙周基础治疗,配合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加强血糖监测。

2、肺炎

肺部感染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会促使肝脏加速糖异生,同时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表现。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严重感染时可能需短期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

3、尿路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产生的内毒素可刺激糖皮质激素分泌,拮抗胰岛素作用。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排尿疼痛。治疗可选用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呋喃妥因肠溶片等抗菌药物,同时建议增加饮水量促进细菌排出。

4、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时胰腺组织水肿坏死,直接影响胰岛β细胞功能,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典型症状为剧烈上腹痛伴呕吐。治疗需禁食胃肠减压,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抑制胰酶分泌,疼痛缓解后逐步恢复糖尿病饮食。

5、类风湿关节炎

自身免疫性炎症持续释放白细胞介素-6等细胞因子,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表现为对称性关节肿痛、晨僵。除使用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控制病情外,需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必要时调整降糖方案。

存在炎症性疾病时建议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保持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加重代谢负担。出现持续高血糖或酮症倾向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抗感染或降糖治疗方案。糖尿病患者每年应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减少感染诱发血糖波动的风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消化道出血大便全是黑色吗怎么办

消化道出血大便不全是黑色,消化道出血可通过禁食、补液治疗、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消化道出血通常由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结肠息肉等原因引起。

1、禁食

消化道出血急性期需要暂时禁食,避免食物刺激胃肠黏膜加重出血。禁食期间可通过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和营养,待出血停止后逐渐恢复流质饮食。

2、补液治疗

大量出血可能导致休克,需要及时补充血容量。通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维持血液循环,必要时输注红细胞悬液纠正贫血。

3、药物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可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注射液能减少出血。生长抑素类似物如醋酸奥曲肽注射液可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4、内镜治疗

内镜下可进行止血夹夹闭、电凝止血、注射硬化剂等治疗。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内镜下套扎或组织胶注射是有效的止血方法。

5、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和内镜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出血,或怀疑恶性肿瘤导致的出血,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出血部位切除、血管结扎等,具体根据出血原因和部位决定。

消化道出血患者恢复期应注意饮食调理,从流质逐渐过渡到软食,避免辛辣刺激、坚硬粗糙食物。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戒烟限酒,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损伤胃肠黏膜的药物。定期复查胃镜或肠镜,监测病情变化。出现头晕、心悸、呕血或黑便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