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阑尾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静脉补液支持、禁食胃肠减压、严密观察病情等方式保守治疗。阑尾炎通常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淋巴滤泡增生、粪石嵌顿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选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曲松、甲硝唑、左氧氟沙星控制感染,需监测体温和血象变化,若72小时无改善需考虑手术。
2、静脉补液支持通过静脉补充水电解质维持内环境稳定,纠正因禁食导致的脱水状态,同时提供必要营养支持。
3、禁食胃肠减压通过鼻胃管引流减少胃肠内容物刺激,降低肠腔内压力,有助于缓解腹痛和呕吐症状。
4、严密观察病情每4-6小时评估腹痛程度、腹膜刺激征及生命体征,若出现持续发热或腹痛加剧需立即中转手术。
保守治疗期间建议绝对卧床休息,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到清淡流质饮食,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并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腹部超声。
阑尾增粗是指阑尾直径超过正常范围(通常超过6毫米),可能由阑尾炎、粪石梗阻、淋巴组织增生或肿瘤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影像学检查与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1、阑尾炎阑尾增粗最常见于急性阑尾炎,可能与细菌感染、管腔阻塞有关,常伴随右下腹痛、发热。治疗需静脉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甲硝唑,严重者需阑尾切除术。
2、粪石梗阻粪石堵塞阑尾管腔会导致局部充血肿胀,表现为间断性脐周痛转移至右下腹。可通过腹部CT确诊,无感染迹象时可尝试保守治疗,否则需手术。
3、淋巴增生儿童青少年因免疫反应可能出现阑尾淋巴滤泡增生,表现为轻度增粗但无典型炎症症状。通常无须特殊处理,建议定期超声复查观察变化。
4、肿瘤性病变罕见情况下阑尾增粗可能由类癌、黏液性肿瘤等引起,需通过病理活检确诊。治疗方式取决于肿瘤性质,可能需右半结肠切除术等扩大手术。
发现阑尾增粗应避免剧烈运动,暂时禁食并尽早就医,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明确病因,避免延误化脓性阑尾炎等急重症的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