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浆膜下子宫肌瘤多数情况下不算是大问题。子宫肌瘤根据生长位置可分为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和黏膜下肌瘤,其中浆膜下肌瘤通常症状较轻。
1、症状较轻浆膜下肌瘤向子宫外生长,较少影响子宫内膜,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可能仅表现为轻微下腹坠胀感。
2、并发症风险当肌瘤体积较大时可能压迫膀胱或直肠,导致尿频便秘等症状,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蒂扭转引起急腹症。
建议定期进行妇科超声检查监测肌瘤变化,若出现异常出血、剧烈腹痛或快速增大等情况需及时就医评估。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可通过术前评估、麻醉准备、手术操作、术后护理四个步骤完成。手术通常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医生通过腹壁小切口置入腹腔镜和器械完成肌瘤切除。
1、术前评估需完善妇科检查、超声或MRI明确肌瘤位置大小,评估心肺功能等手术耐受性,排除凝血功能障碍等禁忌证。
2、麻醉准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建立静脉通路,留置导尿管,消毒铺巾后取头低臀高位便于手术视野暴露。
3、手术操作在脐部作10毫米切口建立气腹,置入腹腔镜探查后,于下腹部作2-3个5毫米辅助切口,使用电凝钩或超声刀逐层剥离肌瘤并止血。
4、术后护理监测生命体征,预防感染,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术后1个月复查超声评估恢复情况。
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切口干燥,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1个月内禁止盆浴及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