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颅内压高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

| 1人回答 | 81次阅读

问题描述:
颅内压高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戴海江
戴海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主任医师
颅内压增高的时候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如果来得及的时候要找一下它的原因比如说肿瘤,我们要治疗这个本就是把肿瘤切掉,当然急则治标这病人一到医院来的,这个急性的颅内压增高是明显的梗阻性脑积水,我们讲到的先放脑室外引流把水引流出去,这样压力就能下来了,这是急性的治标。
但是发现梗阻性脑积水是由肿瘤引起的,那您治完标以后条件允许了,当时要再做手术把肿瘤切掉,让脑脊液通畅了那自然就会把颅内压增高缓解了,所以原则就是这样,当然比较明显的严重的急性颅内压增高,还可以用一些药物比如说突水的药物来进行降颅压的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脑干出血康复训练的方法

脑干出血康复训练可通过物理治疗、言语训练、认知训练、心理支持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方式进行。脑干出血通常由高血压、动脉瘤、血管畸形、血液病和外伤等因素引起。 1、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脑干出血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运动疗法和功能性训练恢复患者的运动能力。常见的训练包括被动关节活动、主动肌力训练和平衡训练,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肢体功能,减少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2、言语训练:脑干出血可能影响患者的言语和吞咽功能,言语训练通过发音练习、吞咽功能训练和语言理解训练,帮助患者恢复沟通能力。训练内容包括口腔肌肉锻炼、语言表达练习和吞咽动作协调,逐步改善言语障碍。 3、认知训练:脑干出血可能导致认知功能障碍,认知训练通过记忆练习、注意力训练和问题解决能力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认知功能。训练内容包括记忆卡片游戏、注意力集中练习和逻辑思维训练,逐步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 4、心理支持:脑干出血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支持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和团体治疗,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心理支持包括情绪管理、压力释放和积极心态培养,帮助患者应对康复过程中的心理挑战。 5、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通过模拟日常生活场景,帮助患者恢复自理能力。训练内容包括穿衣、进食、洗漱等基本生活技能,逐步提高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增强自信心。 脑干出血康复训练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饮食上应选择低盐、低脂、高蛋白的食物,如鱼类、豆类和蔬菜,避免高糖高脂食物。运动方面可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和瑜伽,增强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护理上需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提供温暖的环境和耐心的陪伴,帮助患者逐步恢复健康。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