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心胸外科

急性心肌梗塞跟脑卒中一样吗

|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问题描述:
急性心肌梗塞跟脑卒中一样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急性心肌梗塞与脑卒中不一样,两者属于不同类型的疾病。急性心肌梗塞是心脏冠状动脉阻塞导致的心肌缺血坏死,脑卒中是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脑组织损伤。两者在发病机制、症状表现及治疗方式上均有明显差异。

急性心肌梗塞主要表现为突发性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向左肩、下颌或背部放射,常伴有冷汗、恶心、呕吐等症状。心电图检查可见ST段抬高或压低,心肌酶谱升高。治疗需尽快恢复冠状动脉血流,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溶栓治疗如注射用阿替普酶,或急诊介入手术如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长期管理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类。缺血性脑卒中表现为突发偏瘫、言语不清、面瘫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头部CT或MRI可明确诊断,治疗需在时间窗内使用注射用阿替普酶溶栓或血管内取栓。出血性脑卒中多伴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需降低颅内压如使用甘露醇注射液,必要时手术清除血肿。康复期需针对吞咽障碍、肢体瘫痪等进行专业训练。

虽然两者均为血管性疾病且需紧急处理,但急性心肌梗塞属于心血管事件,脑卒中属于脑血管事件,从病因到干预策略均不同。日常预防需共同控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如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规律运动,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避免延误救治时机。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诊断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诊断主要包括引流不畅、感染风险、疼痛不适、引流管脱出、气胸复发等。需通过规范操作和动态评估预防并发症。

1、引流不畅

引流不畅可能与血块或纤维蛋白堵塞管道有关,表现为引流液突然减少或停止。护理需定时挤压引流管保持通畅,观察水封瓶液面波动。若发生堵塞可用生理盐水低压冲洗,禁止高压推注。每日记录引流液性状和量,浑浊或脓性液体提示感染可能。

2、感染风险

感染风险与伤口污染或逆行感染相关,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或发热。护理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日更换敷料并消毒穿刺口。水封瓶应低于胸腔60厘米避免逆流,瓶内液体每日更换。出现感染征象时需留取引流液培养,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等抗生素。

3、疼痛不适

疼痛不适多因引流管摩擦胸膜引起,表现为深呼吸或体位变动时加重。护理可协助患者取半卧位减轻牵拉痛,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镇痛。指导患者咳嗽时用手固定引流管,避免剧烈晃动加重疼痛。

4、引流管脱出

引流管脱出与固定不牢或患者躁动有关,表现为管道移位或完全脱出。护理需用缝线加胶布双重固定,转运时夹闭管道。对躁动患者使用约束带保护,一旦脱出立即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配合医生重新置管。

5、气胸复发

气胸复发可能与肺持续漏气或拔管过早相关,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护理需持续观察气泡逸出情况,气泡消失24小时后方可考虑拔管。拔管后需拍摄胸片确认肺复张,指导患者避免剧烈咳嗽和用力屏气。

护理期间需监测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促进肺复张。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奶,补充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恢复期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胸片评估恢复情况。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等异常需立即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