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2次阅读
黄疸引起的眼白发黄多数情况不严重,可能由生理性黄疸、肝炎、胆管梗阻、溶血性疾病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评估。
1、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常见,与肝脏代谢功能不完善有关,通常2周内自行消退,无须特殊治疗,家长需加强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
2、肝炎:可能与病毒感染、酒精损伤等因素有关,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需遵医嘱使用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恩替卡韦等药物。
3、胆管梗阻:常由胆结石、肿瘤压迫导致,伴随皮肤瘙痒、陶土色大便,需通过ERCP或手术解除梗阻,必要时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
4、溶血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或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可能引发贫血、脾肿大,需糖皮质激素或输血治疗,严重者考虑脾切除。
出现眼白发黄建议及时就医检查胆红素水平,避免高脂饮食,哺乳期母亲需暂停进食蚕豆等可能诱发溶血的食物。
急性胃肠炎引起的发热可通过物理降温、补液治疗、药物退热、病因治疗等方式缓解。发热通常由感染性腹泻、电解质紊乱、炎症反应、继发菌血症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或额头贴退热贴。避免酒精擦浴以免刺激皮肤,儿童需家长监测体温变化。
2、补液治疗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呕吐严重者需静脉补液。家长应少量多次给孩子喂水,观察尿量是否减少。
3、药物退热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洛索洛芬钠等退热药。儿童需家长根据体重精确计算剂量。
4、病因治疗细菌感染需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等抗生素,病毒感染以对症为主。可能与进食不洁食物、轮状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常伴呕吐、水样便等症状。
发热期间宜进食米汤、粥类等流质食物,避免油腻辛辣,若持续高热或精神萎靡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