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出现心肌缺血能治疗好吗

|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出现心肌缺血能治疗好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芸
李芸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1抗血小板药物综合防治血栓形成。(2)β受体阻断剂可减缓心率、增加心肌的秏氧,预防出现猝死。(3)钙离子拮抗剂可抑制心肌紧缩,增加心肌耗氧;(4)对症药物减低血浆中的胆固醇,稳定动脉斑块,以防斑块剥落构成血栓。(5)RAs可预防出现心室重构,稳定心功能,(6)针对类药物扩展冠状动脉,增强心肌供血。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低血压什么造成的

低血压可能由脱水、营养不良、心脏疾病、内分泌失调、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盐分摄入、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1、脱水:脱水会导致血容量减少,进而引起血压下降。补充足够的水分是改善低血压的有效方法,建议每天饮用8杯水,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2、营养不良:缺乏铁、维生素B12等营养素可能导致贫血,从而引发低血压。通过均衡饮食,增加红肉、绿叶蔬菜、豆类等富含铁和维生素B12的食物摄入,有助于改善症状。 3、心脏疾病:心脏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疾病会影响心脏泵血能力,导致低血压。定期进行心脏检查,遵医嘱服用β受体阻滞剂、ACE抑制剂等药物,有助于控制病情。 4、内分泌失调: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功能不全等内分泌问题可能导致低血压。通过激素替代疗法,如服用左甲状腺素、氢化可的松等药物,可以有效调节内分泌平衡。 5、药物副作用:某些降压药、抗抑郁药等药物可能引起低血压。与医生沟通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种类,如将利尿剂替换为钙通道阻滞剂,可以减少药物副作用对血压的影响。 低血压患者应保持规律的饮食和运动习惯,适当增加盐分摄入,避免长时间站立或突然改变体位,同时定期监测血压,必要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