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皮肤性病科

急性链球菌性皮肤坏死怎么检查

|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问题描述:
急性链球菌性皮肤坏死怎么检查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腊梅
陈腊梅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急性链球菌性皮肤坏死可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方式确诊。

1、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观察皮肤病变范围、颜色、渗出物等特征进行初步判断,典型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紫红色坏死斑块伴剧烈疼痛。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见白细胞显著升高,C反应蛋白增高;创面分泌物培养可分离出β溶血性链球菌,药敏试验指导抗生素选择。

3、影像学检查:

超声或MRI可评估皮下组织坏死深度及范围,CT用于排查是否合并筋膜炎等深部感染。

4、组织病理学:

皮肤活检显示真皮及皮下组织凝固性坏死,血管内血栓形成,革兰染色可见链状排列的革兰阳性球菌。

确诊后需立即住院治疗,早期规范使用抗生素联合清创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日常应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挤压病灶。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脖子上长了很多小肉揪是怎么回事

脖子上长小肉揪可能由皮肤软纤维瘤、丝状疣、皮赘、脂溢性角化病等原因引起,通常与皮肤摩擦、病毒感染、年龄增长、日光暴露等因素有关。

1. 皮肤摩擦

长期佩戴项链或衣领摩擦可能导致皮肤软纤维瘤,表现为柔软无蒂的肤色小丘疹,无须特殊治疗,必要时可通过激光或冷冻去除。

2. 病毒感染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可引发丝状疣,表现为细长突起的褐色赘生物,具有传染性,可遵医嘱使用咪喹莫特乳膏、水杨酸软膏或干扰素凝胶治疗。

3. 年龄增长

中老年群体常见皮赘,属于良性结缔组织增生,多发于颈部褶皱处,可通过电灼或手术切除,日常需避免反复刺激。

4. 日光暴露

长期紫外线照射可能诱发脂溢性角化病,表现为褐色粗糙斑块,需与皮肤癌鉴别,确诊后可采用液氮冷冻或刮除术处理。

建议避免抓挠皮损部位,日常注意防晒,若赘生物短期内增大、出血或颜色改变,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明确性质。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