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新生儿眼底筛查可能发现的疾病包括视网膜出血、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先天性白内障、视网膜母细胞瘤等,按病情发展程度从轻到重排列。
1、视网膜出血多由分娩时产道挤压导致,表现为眼底点状或片状出血,多数可自行吸收,严重时需激光治疗。
2、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常见于低体重早产儿,与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有关,需根据分期选择激光光凝或玻璃体注射治疗。
3、先天性白内障晶状体混浊影响视力发育,可能与宫内感染或代谢异常有关,需在3月龄前进行白内障摘除手术。
4、视网膜母细胞瘤婴幼儿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典型表现为白瞳症,需通过化疗、激光或眼球摘除等综合治疗。
建议所有新生儿在出生后1周内完成首次眼底筛查,高危儿需增加随访频率,发现异常及时转诊眼科治疗。
新生儿突然不怎么吃奶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排查环境干扰、检查口腔异常、就医排除疾病等方式处理。喂养问题可能由生理性厌奶、乳头混淆、鹅口疮、新生儿感染等原因引起。
1、调整姿势:采用摇篮式或橄榄球式哺乳姿势,确保宝宝正确含接乳头。哺乳时保持45度角倾斜,避免平躺喂养导致吞咽困难。
2、减少干扰:家长需选择安静环境哺乳,避免强光或噪音刺激。哺乳前检查尿布是否干爽,室温维持在26-28摄氏度。
3、口腔检查:家长需观察口腔黏膜是否有白色凝乳状斑块,可能是鹅口疮感染。可用无菌棉签轻触判断是否出血,同时检查有无马牙或舌系带过短。
4、医学评估:伴随发热、呕吐或嗜睡时需急诊就医。可能与新生儿肺炎、败血症等感染有关,需进行血常规、CRP检测,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曲松等药物。
建议家长记录每日哺乳量及大小便次数,哺乳间隙用勺喂少量温水。若24小时进食量不足平时一半或出现脱水征象,须立即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