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心胸外科

抢救心脏骤停患者使用几次电击除颤

| 1人回答 | 95次阅读

问题描述:
抢救心脏骤停患者使用几次电击除颤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抢救心脏骤停患者时,电击除颤通常使用1-3次,具体次数需根据患者心律恢复情况决定。

电击除颤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重要措施,主要用于心室颤动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首次电击能量通常选择200-300焦耳,若首次电击无效,可立即进行第二次电击,能量可维持不变或适当提高。两次电击间隔时间应尽量缩短,同时持续进行心肺复苏。若两次电击后患者心律恢复,应立即评估循环体征。部分患者可能需要第三次电击,第三次电击能量可调整至360焦耳。每次电击后都需立即检查心律和脉搏,电击除颤过程中要确保所有人员不接触患者。电击除颤需配合高质量心肺复苏,包括每分钟100-120次的胸外按压,按压深度5-6厘米,保证胸廓充分回弹。电击除颤后无论心律是否恢复,都应继续心肺复苏2分钟再评估。

抢救心脏骤停患者时,除电击除颤外还需建立静脉通路,使用肾上腺素等药物,维持气道通畅。建议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进行操作,操作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心脏骤停抢救需要团队协作,除颤仪使用要规范,避免延误治疗时机。日常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公共场所应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提高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漏斗胸手术需要多长时间

漏斗胸手术一般需要2-4小时,具体时间与手术方式、畸形程度及术中情况有关。

漏斗胸矫正手术时长主要取决于术式选择。传统开放手术如胸骨翻转术通常耗时3-4小时,需切断变形肋软骨并重塑胸骨位置。微创手术如Nuss手术通过胸腔镜引导置入矫形钢板,操作时间可缩短至2-3小时。对于轻度凹陷且无心脏压迫的病例,手术过程可能接近2小时;若合并严重胸廓畸形或术中发现异常黏连,则需延长至4小时完成精细矫正。术中麻醉准备与术后苏醒时间不计入手术时长,患者从进入手术室到返回病房全程约需4-6小时。

术后需佩戴胸带固定3-6个月,避免剧烈运动及胸部撞击。建议选择有丰富胸廓矫形经验的医疗机构,术前完善CT三维重建评估,术后定期复查钢板位置。饮食应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促进骨骼愈合,恢复期可进行深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