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神经源性休克是由脊髓损伤、严重脑外伤、剧烈疼痛等引起的急性循环衰竭,属于分布性休克的一种,主要表现为低血压、心率减慢、皮肤温暖干燥等症状。
1、脊髓损伤高位脊髓横断导致交感神经张力丧失,可能与外伤、肿瘤压迫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突发低血压、心动过缓,需紧急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维持循环。
2、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严重脑干损伤或颅内压增高可能引发中枢性休克,常伴随意识障碍、呼吸异常,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并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扩容。
3、剧烈疼痛刺激强烈疼痛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导致血管扩张,常见于胸腹腔脏器穿孔,表现为面色苍白、冷汗,需立即止痛并皮下注射阿托品纠正心动过缓。
4、药物或麻醉影响椎管内麻醉或神经阻滞药物过量可能抑制交感神经,出现血压骤降,需调整麻醉深度并静脉推注麻黄碱提升血压。
发生神经源性休克时应立即平卧抬高下肢,避免随意搬动患者,尽快联系急救人员处理原发疾病并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砷中毒的症状主要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肤色素沉着、周围神经病变等,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
1. 消化系统症状早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可能与砷直接刺激胃肠黏膜有关,严重者可出现血便或米汤样便。
2. 皮肤改变慢性中毒特征性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角化过度,常见于手掌脚底,可能伴随脱发和指甲白纹。
3. 神经系统损害进展期出现四肢麻木、刺痛等周围神经病变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4. 全身系统症状终末期可表现为肝功能异常、肾功能衰竭、心肌损害等多器官功能障碍,急性大剂量中毒可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怀疑砷中毒应立即停止接触可疑毒源,及时就医进行血砷尿砷检测,治疗期间需加强营养支持并避免高砷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