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是由变形杆菌污染食物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常见于肉类、蛋类及凉拌菜,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严重时可导致脱水。
1、病原特性变形杆菌为革兰阴性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污水及动物肠道,产生耐热肠毒素是致病主因,夏季高发与食物储存不当有关。
2、污染途径生熟交叉污染是主要传播方式,砧板刀具混用、冷藏温度不足会导致细菌繁殖,凉拌菜制作过程污染风险最高。
3、临床表现潜伏期2-30小时,典型症状为脐周绞痛、水样便及低热,重症出现黏液血便,婴幼儿及老年人易发生电解质紊乱。
4、诊断治疗粪便培养可确诊,轻症口服补液盐,中重度需静脉补液,可选用诺氟沙星、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等药物。
预防需做到生熟分开、食物充分加热,剩余饭菜60℃以上保存,出现持续呕吐或血便应立即就医。
热射病可能遗留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肝肾功能异常、心血管功能障碍、凝血功能紊乱等后遗症。
1、中枢损害严重中暑导致脑细胞损伤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共济失调等症状,需神经修复治疗及认知训练。
2、肝肾损伤高温引发的横纹肌溶解可造成急性肾小管坏死,表现为肌酐升高,需血液净化及保肝药物治疗。
3、心功能异常热应激导致心肌细胞凋亡可能出现心律失常,需动态心电图监测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
4、凝血障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未完全纠正者需长期抗凝治疗,定期监测D-二聚体等指标。
热射病康复期应避免高温环境,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