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4次阅读
小儿胃肠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药物治疗、预防脱水等方式治疗。小儿胃肠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建议家长暂停固体食物,给予米汤、稀粥等流质饮食,避免油腻或高糖食物刺激胃肠黏膜。
2、补充水分家长需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可选用葡萄糖电解质溶液维持水盐平衡。
3、药物治疗病毒感染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细菌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4、预防脱水密切观察尿量及精神状态,出现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等脱水症状时需立即就医静脉补液。
注意餐具消毒与手卫生,恢复期逐渐增加苹果泥、胡萝卜泥等低纤维食物,避免生冷刺激。
小孩长第一恒磨牙可能出现低热,通常与牙龈炎症反应、免疫系统激活、局部感染或个体敏感度有关。
1. 牙龈炎症萌牙过程中牙龈组织受压产生无菌性炎症,家长可用冷敷缓解肿胀,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
2. 免疫激活牙齿突破牙龈时激活免疫应答,建议家长监测体温不超过38.5℃时优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
3. 局部感染萌牙期儿童常啃咬物品导致黏膜破损,可能继发细菌感染,需就医排查是否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
4. 敏感体质部分儿童对萌牙刺激反应较强,家长需保持口腔清洁,配合医生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等药物控制症状。
建议家长准备磨牙棒缓解不适,若发热持续超过48小时或体温超过39℃需及时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