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综合科

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分类

|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问题描述:
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分类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姚伟
姚伟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根据作用机制和靶点类型可分为小分子抑制剂、单克隆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基因治疗药物。
1、小分子抑制剂: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特定蛋白激酶或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分子发挥作用。常见药物包括吉非替尼片剂,250mg/次、伊马替尼片剂,400mg/次和索拉非尼片剂,400mg/次。它们主要用于治疗肺癌、慢性髓性白血病和肝癌等。
2、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通过与细胞表面或血液中的特定靶点结合,阻断信号传导或诱导免疫反应。代表性药物有利妥昔单抗注射液,375mg/m²、曲妥珠单抗注射液,8mg/kg和贝伐珠单抗注射液,5-15mg/kg。这类药物广泛应用于乳腺癌、淋巴瘤和结直肠癌的治疗。
3、抗体药物偶联物:这类药物将单克隆抗体与细胞毒性药物结合,实现精准靶向治疗。例如,恩美曲妥珠单抗注射液,3.6mg/kg和布伦妥昔单抗注射液,1.8mg/kg。它们主要用于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和霍奇金淋巴瘤。
4、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这类药物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分子,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对抗肿瘤。常见药物包括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2mg/kg、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3mg/kg和伊匹木单抗注射液,3mg/kg。它们被用于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和肾癌的治疗。
5、基因治疗药物:基因治疗药物通过修复或替换异常基因,或引入新的基因来治疗疾病。例如,阿基仑赛注射液,单次输注和昂考珠单抗注射液,单次输注。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某些遗传性疾病和血液系统肿瘤。
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选择需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靶点表达情况和药物作用机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同时通过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以辅助治疗效果。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乳腺癌的早期身体表现

乳腺癌的早期身体表现可能包括乳房肿块、乳头溢液、乳房皮肤改变、乳房疼痛和腋窝淋巴结肿大。 1、乳房肿块:乳房内出现无痛性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早期症状。肿块通常质地较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发现乳房肿块时应及时就医,进行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以明确诊断。 2、乳头溢液:非哺乳期女性出现单侧乳头溢液,尤其是血性溢液,可能是乳腺癌的早期表现。溢液可能与乳腺导管内病变有关,需进行乳腺导管镜检查或细胞学检查以明确病因。 3、乳房皮肤改变:乳腺癌早期可能出现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皮肤凹陷或乳头内陷。这些改变可能与肿瘤侵犯皮肤或Cooper韧带有关,应及时进行乳腺影像学检查以评估病变范围。 4、乳房疼痛:虽然乳房疼痛多为良性病变所致,但部分乳腺癌患者早期也可能出现乳房隐痛或刺痛。疼痛可能与肿瘤生长压迫周围组织有关,需结合其他症状进行综合评估。 5、腋窝淋巴结肿大:乳腺癌早期可能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质地较硬,活动度差。腋窝淋巴结肿大可能与肿瘤转移有关,需进行淋巴结活检以明确诊断。 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对预后至关重要。建议女性每月进行乳房自检,40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降低乳腺癌风险。对于高危人群,如有家族史或基因突变者,应定期进行乳腺专科检查,必要时进行预防性干预。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