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7次阅读
新生儿黄疸370μmol/L属于病理性黄疸范围,需警惕胆红素脑病风险。主要评估因素包括出生日龄、胆红素上升速度、有无高危因素。
1、日龄影响:出生72小时内达到该数值需紧急干预,7天后出现则相对可控。早产儿耐受阈值更低。
2、上升速度:24小时内胆红素增幅超过85μmol/L提示溶血可能,需排查ABO溶血等病因。
3、高危因素:合并窒息、酸中毒、低蛋白血症时,较低胆红素水平也可能引发神经系统损害。
4、临床表现:出现嗜睡、吸吮无力、肌张力增高时,提示可能已发生胆红素脑病。
建议立即就医进行蓝光治疗,必要时需换血。母乳喂养期间注意监测胆红素变化,避免脱水加重黄疸。
新生儿眼屎多不建议用奶水涂抹。眼屎增多可能由结膜炎、泪囊炎、过敏反应或环境刺激引起,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处理。
1. 结膜炎: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需就医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如妥布霉素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或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滴眼液。
2. 泪囊炎:鼻泪管阻塞继发感染,表现为内眼角脓性分泌物。家长需每日按摩泪囊区,严重时需眼科冲洗或探通治疗。
3. 过敏反应:接触尘螨、花粉等致敏原引发眼睑红肿。家长需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接触过敏原,必要时使用抗过敏滴眼液如色甘酸钠。
4. 环境刺激:强光、风沙或异物刺激导致反射性分泌物增多。家长需避免强光直射,清洁眼部时使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轻柔擦拭。
母乳含有蛋白质和糖分易滋生细菌,直接涂抹可能加重感染。建议每日用温水清洁眼周,若症状持续或伴红肿发热需及时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