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妇产科 > 妇科

痛经按摩哪些穴位

|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问题描述:
痛经按摩哪些穴位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曲中玉
曲中玉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痛经可通过按摩三阴交、关元穴、血海穴、合谷穴等穴位缓解。按摩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子宫痉挛,但需注意力度与手法。

1、三阴交

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按摩时用拇指指腹顺时针按压,有助于调节肝脾肾功能,缓解小腹坠胀。

2、关元穴

脐下3寸处,双手交叠以掌心轻柔打圈按摩。该穴位可温补下焦元气,改善宫寒引起的经血不畅。

3、血海穴

屈膝时髌骨内侧端上2寸,拇指垂直按压至酸胀感。刺激此穴能活血化瘀,减轻经期腰酸症状。

4、合谷穴

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凹陷处,掐按5秒后放松重复。该穴位具有全身镇痛作用,可协同缓解痛经。

按摩宜在经前3天开始,每日2次配合热敷效果更佳。若痛经持续加重或伴随异常出血,应及时妇科就诊排查器质性疾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细菌性阴道炎不管它行吗

细菌性阴道炎不建议放任不管。可能引起上行感染、妊娠并发症、增加性传播疾病风险,通常表现为分泌物异常、瘙痒或异味,需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干预。

1、上行感染:

未治疗的细菌性阴道炎可能导致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上行感染。与阴道菌群失衡有关,表现为下腹痛、发热。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克林霉素、替硝唑等药物。

2、妊娠风险:

孕期可能引发早产、胎膜早破等并发症。与阴道pH值改变有关,伴随分泌物增多。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局部栓剂或口服抗生素。

3、传播疾病:

增加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感染概率。因炎症破坏黏膜屏障,常见外阴灼痛。需规范治疗原发病并加强防护措施。

4、复发加重:

长期不干预易转为慢性或混合感染。与免疫力下降、频繁冲洗有关,可能出现排尿不适。需联合益生菌调节微生态平衡。

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选择棉质内裤并保持外阴干燥,定期复查直至症状完全消失。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