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24次阅读
牙齿拔除后不一定需要种植,是否种植需根据缺牙位置、口腔健康状况及个人需求决定,主要考虑因素有邻牙稳定性、咬合功能、牙槽骨条件、经济预算等。
1. 邻牙稳定性:缺牙后邻牙可能倾斜或移位,导致咬合紊乱。若缺牙位于后牙区且邻牙稳固,可暂缓种植;前牙缺失影响美观时建议优先修复。
2. 咬合功能:多颗后牙缺失可能降低咀嚼效率,长期单侧咀嚼易引发颞下颌关节问题。种植牙能恢复80%以上天然牙咬合力,优于活动义齿。
3. 牙槽骨条件:缺牙3个月后牙槽骨会逐渐吸收,骨量不足需先进行骨增量手术。骨质疏松或糖尿病患者需评估手术可行性。
4. 替代方案:除种植牙外,可选择固定桥修复或活动义齿。固定桥需磨改邻牙,活动义齿易造成黏膜压痛,均存在不同局限性。
建议拔牙后3-6个月完成修复,日常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避免长期缺牙导致对颌牙伸长。种植前需拍摄CBCT评估骨量,由口腔外科与修复科医生联合制定方案。
牙龈上肿包可能由牙龈炎、牙周脓肿、根尖周炎、囊肿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治疗、根管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干预。
1. 牙龈炎:口腔卫生不良导致菌斑堆积刺激牙龈,表现为红肿出血。日常使用含氯己定漱口水,配合阿莫西林、甲硝唑、头孢克肟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2. 牙周脓肿:牙周袋内厌氧菌感染引发化脓,伴随剧烈跳痛和牙齿松动。需进行牙周刮治引流脓液,口服奥硝唑、罗红霉素、多西环素等药物抗炎。
3. 根尖周炎:龋齿或外伤导致牙髓坏死感染扩散至根尖,形成瘘管排脓。需行根管治疗清除病灶,必要时联合服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洛索洛芬钠缓解疼痛。
4. 囊肿:颌骨发育异常或慢性炎症刺激形成囊性肿物,触诊有弹性感。确诊后需手术摘除囊肿,病理检查排除颌骨肿瘤等病变。
避免进食过硬过烫食物,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肿包周围,若3日内无缓解或伴随发热需及时就诊口腔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