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小孩喉咙有痰咳不出可通过拍背排痰、调整体位、雾化吸入、药物祛痰等方式缓解,通常由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空气干燥、痰液黏稠等原因引起。
1、拍背排痰家长需将手掌空心呈杯状,从背部由下向上轻拍,帮助松动痰液。适合婴幼儿及痰液黏稠者,每日可重复进行数次。
2、调整体位建议家长让孩子保持头低臀高位,利用重力促进痰液排出。哺乳期婴儿可俯卧于家长大腿上,年长儿童可用枕头垫高臀部。
3、雾化吸入使用生理盐水或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可稀释痰液。需在医生指导下操作,避免擅自调整药物浓度。
4、药物祛痰氨溴索口服溶液、愈创甘油醚糖浆、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药物可降低痰液黏度。使用前需明确病因,细菌感染需配合抗生素治疗。
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鼓励孩子多饮温水,避免接触二手烟等刺激性气体。若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缺氧表现需立即就医。
外耳道炎可通过保持耳道干燥、局部药物治疗、口服抗生素、手术引流等方式治疗。外耳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耳道损伤、免疫低下等原因引起。
1、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游泳或洗澡时进水,用干净棉签吸干耳道水分,减少潮湿环境对耳道的刺激。
2、局部药物治疗:细菌性感染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环丙沙星滴耳液,真菌性感染可用克霉唑滴耳液,药物需覆盖整个患处。
3、口服抗生素:严重感染需配合头孢克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口服药物,用药期间须完成整个疗程。
4、手术引流:耳道脓肿形成时需切开排脓,术后需定期换药,可能与糖尿病、长期使用抗生素等因素有关,常伴剧烈耳痛和发热。
治疗期间避免掏耳,忌辛辣食物,若症状持续需复查耳镜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