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2次阅读
外耳道炎可通过保持耳道干燥、局部药物治疗、口服抗生素、手术引流等方式治疗。外耳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耳道损伤、免疫低下等原因引起。
1、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游泳或洗澡时进水,用干净棉签吸干耳道水分,减少潮湿环境对耳道的刺激。
2、局部药物治疗:细菌性感染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环丙沙星滴耳液,真菌性感染可用克霉唑滴耳液,药物需覆盖整个患处。
3、口服抗生素:严重感染需配合头孢克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口服药物,用药期间须完成整个疗程。
4、手术引流:耳道脓肿形成时需切开排脓,术后需定期换药,可能与糖尿病、长期使用抗生素等因素有关,常伴剧烈耳痛和发热。
治疗期间避免掏耳,忌辛辣食物,若症状持续需复查耳镜评估疗效。
小儿鼻炎的鉴别主要通过鼻塞、流涕、打喷嚏、嗅觉减退等症状结合鼻腔检查完成,需与感冒、过敏性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疾病区分。
1、症状观察家长需记录孩子鼻塞持续时间、鼻涕性状(清水样或脓性)、是否伴随发热或夜间打鼾,过敏性鼻炎常伴眼痒和阵发性喷嚏,感染性鼻炎多见黄绿色脓涕。
2、体征检查医生会使用前鼻镜观察鼻腔黏膜状态,过敏性鼻炎可见苍白水肿,感染性鼻炎多见充血肿胀,腺样体肥大可见后鼻孔堵塞。
3、过敏原检测对反复发作的鼻炎建议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IgE检测,尘螨、花粉等阳性结果支持过敏性鼻炎诊断。
4、影像学检查鼻窦X线或CT可鉴别鼻窦炎,鼻咽侧位片能评估腺样体大小,电子鼻咽镜可直接观察鼻腔后端病变。
家长发现孩子持续鼻部症状应尽早就医,避免自行使用减充血剂,保持室内湿度并定期清洗床品有助于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