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新生儿感染性黄疸是怎么引起的

|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感染性黄疸是怎么引起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冬
周冬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新生儿感染性黄疸可能由母婴血型不合、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胆道闭锁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光疗、药物治疗、换血疗法、手术等方式干预。

1. 母婴血型不合

母亲与胎儿ABO或Rh血型不合导致溶血,红细胞破坏后产生过量胆红素。需监测胆红素水平,严重时采用蓝光照射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2. 细菌感染

败血症等细菌感染可能影响肝脏代谢功能,表现为黄疸伴发热。需进行血培养检查,使用头孢曲松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3. 病毒感染

巨细胞病毒或肝炎病毒可导致肝细胞损伤,引发胆汁淤积性黄疸。需检测病毒抗体,必要时使用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

4. 胆道闭锁

先天性胆道发育异常导致胆汁排泄障碍,需通过肝胆核素扫描确诊,早期可行葛西手术建立胆汁引流通道。

家长需密切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范围及精神状态,按医嘱定期监测胆红素水平,母乳喂养期间母亲应避免进食可能加重黄疸的食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胎儿多了1条染色体后果

胎儿多一条染色体可能导致唐氏综合征、爱德华氏综合征、帕套综合征等疾病,后果从轻度发育迟缓到严重先天畸形不等。

1、唐氏综合征

多出的21号染色体导致特殊面容、智力障碍和心脏畸形,可通过产前筛查诊断,出生后需多学科综合管理。

2、爱德华氏综合征

18号三体引发严重器官畸形,多数胎儿流产或出生后夭折,存活者需重症监护和姑息治疗。

3、帕套综合征

13号三体伴随脑部发育异常及多发畸形,新生儿存活率极低,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4、性染色体异常

如XXY或XYY等可能造成生育障碍或轻度发育差异,部分患者需激素替代治疗。

建议孕期规范进行NT检查、无创DNA检测等染色体筛查,发现异常需遗传咨询,出生后根据具体类型进行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