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血液内科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如何护理

|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问题描述: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如何护理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马伟
马伟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可通过饮食调理、预防感染、定期输血、药物治疗等方式护理。该病主要由基因缺陷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异常,需长期综合管理。

1、饮食调理

增加富含铁元素和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同时避免高草酸食物影响铁吸收,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

2、预防感染

保持居住环境清洁,接种肺炎球菌和流感疫苗,出现发热症状及时就医,避免感染诱发溶血危象。

3、定期输血

中重型患者需规律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维持血红蛋白在安全水平,输血期间配合铁螯合剂治疗预防继发性血色病。

4、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羟基脲改善贫血症状,或使用地拉罗司等铁螯合剂控制铁过载,骨髓移植是潜在根治手段但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患者应每3个月复查铁蛋白和肝功能,避免剧烈运动,儿童患者家长需监测生长发育曲线,孕期患者需加强产科和血液科联合随访。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能治好吗

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多数情况下可以治愈,治疗效果与感染严重程度、基础疾病、治疗时机等因素有关,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液体复苏、器官功能支持等。

1、抗生素治疗:

早期使用敏感抗生素是关键,常用药物包括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美罗培南、头孢他啶等,需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方案。

2、液体复苏:

通过静脉补液维持有效循环血量,改善组织灌注,预防休克发生,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3、器官支持:

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时需针对性支持治疗,如机械通气、血液净化、血管活性药物等。

4、原发病控制:

积极处理感染源,如引流脓肿、去除感染导管等,同时控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实验室指标,营养支持有助于恢复,重症患者建议在ICU监护治疗,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提高治愈率。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