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5次阅读
鼻血止不住可能是白血病的前兆之一,但更常见于鼻腔干燥、外伤、高血压或血液系统疾病。需结合其他症状如反复发热、皮肤瘀斑、乏力等综合判断。
1、鼻腔干燥空气干燥或频繁挖鼻可能导致鼻黏膜破裂出血。保持室内湿度,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避免机械刺激。
2、外伤因素鼻部撞击或擤鼻过猛会造成血管损伤。出血时可压迫鼻翼10分钟,头部稍前倾,避免仰头导致血液倒流。
3、高血压血压过高易引发鼻腔小血管破裂。监测血压变化,遵医嘱服用氨氯地平、缬沙坦等降压药物,控制钠盐摄入。
4、血液疾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等可能影响凝血功能,伴随贫血、淋巴结肿大。需完善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确诊后需针对性化疗或输注血小板。
反复鼻出血超过20分钟未止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就诊血液科排查病因。日常避免用力擤鼻,补充维生素K有助于凝血功能。
血压146/93毫米汞柱属于轻度高血压。血压水平主要受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基础疾病、年龄增长等因素影响。
1、遗传因素家族高血压病史会显著增加患病概率。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氨氯地平、缬沙坦、氢氯噻嗪等降压药物。
2、生活方式高盐饮食、缺乏运动、长期熬夜等不良习惯可导致血压升高。需减少钠盐摄入,每周进行适度有氧运动,保证充足睡眠。
3、基础疾病可能与肥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常伴随头晕、心悸等症状。需控制体重,治疗原发病,可选用厄贝沙坦、硝苯地平控释片等药物。
4、年龄增长血管弹性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建议低脂饮食,限制酒精摄入,必要时联合使用培哚普利、美托洛尔等药物控制血压。
日常应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每日监测血压变化,若持续高于140/90毫米汞柱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