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肛肠科

中医治疗iga肾病吗

| 1人回答 | 36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中医治疗iga肾病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海泉
王海泉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中医可以辅助治疗IgA肾病,但无法完全替代西医治疗。IgA肾病属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一种,中医治疗主要通过辨证施治改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常用方法包括黄葵胶囊、百令胶囊等中成药,以及个体化中药汤剂。患者需在肾内科医生和中医师共同指导下,结合西医规范治疗(如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进行综合管理。

1、中药汤剂调理

中医将IgA肾病分为脾肾气虚、肝肾阴虚等证型,常用黄芪、党参、地黄等药材组方。脾肾气虚型可能表现为水肿、乏力,常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肝肾阴虚型多见腰酸、手足心热,常用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方。中药汤剂需由中医师根据舌脉象动态调整,避免自行用药。

2、中成药辅助治疗

黄葵胶囊可降低尿蛋白,其活性成分黄蜀葵花提取物具有抗炎作用;百令胶囊含发酵冬虫夏草菌粉,有助于调节免疫功能。部分患者使用雷公藤多苷片需监测肝功能,金水宝胶囊可能改善肾小管间质损伤。中成药需严格遵医嘱服用,不可替代降压药或免疫抑制剂。

3、针灸疗法

针刺肾俞、足三里等穴位可能调节免疫功能,艾灸关元穴可改善肾阳不足型患者的畏寒症状。耳穴压豆选取肾、脾等反射区,对缓解蛋白尿有一定帮助。针灸需由专业医师操作,合并严重高血压或感染时应暂缓。

4、饮食调养配合

中医强调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湿热证型患者应避免辛辣,脾虚患者可适量食用山药、莲子。黄芪鲫鱼汤、茯苓粥等药膳需辨证使用,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需限制嘌呤摄入。每日饮水量应根据水肿情况调整。

5、情志与生活管理

中医认为情志失调影响病情,建议通过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调节气机。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冬季注意腰部保暖。合并呼吸道感染时及时治疗,防止诱发肉眼血尿发作。

IgA肾病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中药治疗期间需监测血压和电解质。日常需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限制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感冒时慎用解热镇痛药。若出现水肿加重或血肌酐快速上升,应立即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老是肠胃炎是不是有什么大病

老是肠胃炎可能与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痛、腹泻、腹胀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胃肠功能紊乱

长期饮食不规律、精神紧张可能导致胃肠蠕动异常,表现为反复腹痛或排便习惯改变。日常需规律进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调节菌群。

2、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感染或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损伤胃黏膜,出现上腹隐痛、餐后饱胀。需完善胃镜检查,感染者可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胶体果胶铋胶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治疗。

3、肠易激综合征

内脏高敏感性或脑肠轴失调常引发腹泻与便秘交替,症状多与情绪相关。建议记录饮食日记排除诱因,必要时使用匹维溴铵片调节肠道蠕动,配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修复肠黏膜。

4、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伴随黏液血便、体重下降。确诊需结肠镜检查,治疗常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泼尼松龙片控制炎症,严重者需生物制剂干预。

5、肠道菌群失调

抗生素滥用或长期高脂饮食会破坏肠道微生态平衡,导致消化不良和腹泻。可通过粪便检测评估菌群状态,选用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联合膳食纤维补充剂进行调理。

反复发作肠胃炎患者需保持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生冷油腻食物,注意腹部保暖。建议每日记录症状变化与饮食关联性,定期复查胃肠镜。若出现持续消瘦、便血或夜间痛醒等预警症状,须立即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适当进行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胃肠动力。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