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憋尿后小便有血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问题描述:
憋尿后小便有血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黄钟明
黄钟明 北京协和医院 副主任医师

憋尿后小便有血可能由尿道黏膜损伤、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结石、肾炎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1. 尿道黏膜损伤

长时间憋尿可能导致尿道黏膜充血或微小撕裂,表现为排尿末段血尿。建议多饮水冲刷尿道,避免再次憋尿,通常1-2日可自愈。

2. 泌尿系统感染

憋尿易滋生细菌引发膀胱炎或尿道炎,常伴尿频尿痛。可能与卫生习惯差、免疫力低下有关,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等抗生素。

3. 膀胱结石

憋尿时结石移动可能划伤膀胱壁,出现全程血尿伴排尿中断。可能与代谢异常、饮水不足有关,需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膀胱镜取石术治疗。

4. 肾炎

长期憋尿可能诱发肾盂肾炎,表现为血尿伴腰酸发热。需完善尿常规检查,确诊后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环丙沙星等药物抗感染治疗。

出现血尿应避免剧烈运动,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观察尿液颜色变化,若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发热需立即就诊泌尿外科。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便尿道刺痛怎么办

小便尿道刺痛可通过多喝水、注意卫生、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小便尿道刺痛通常由尿路感染、尿道炎、前列腺炎、尿路结石、性传播疾病等原因引起。 1、多喝水:增加尿量有助于冲洗尿道,减少细菌滞留。建议每天饮用2000-3000毫升水,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和咖啡因饮品。 2、注意卫生:保持外阴和尿道口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排尿后从前向后擦拭,防止细菌感染。内裤应每天更换,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材质。 3、药物治疗:尿路感染可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片500mg/次,每日2次、左氧氟沙星片500mg/次,每日1次。尿道炎可选用阿奇霉素片500mg/次,每日1次或甲硝唑片400mg/次,每日2次。 4、饮食调节: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减少酒精摄入。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5、就医检查: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尿常规、尿培养等检查,排除尿路结石、性传播疾病等病因。 日常饮食应清淡易消化,避免高盐高脂食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增强体质。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若症状反复或伴有发热、血尿等,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接受针对性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