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继发性肺结核胸膜炎是肺结核病灶直接蔓延或经淋巴血液播散至胸膜引起的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胸痛、咳嗽、发热及呼吸困难,需通过抗结核治疗结合胸腔引流等综合管理。
1. 胸痛特点胸膜炎典型症状为单侧尖锐刺痛,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可能放射至肩部,与胸膜摩擦相关。
2. 呼吸异常炎症导致胸腔积液压迫肺组织时,出现渐进性呼吸困难,初期活动后明显,后期静息状态也可发生。
3. 全身症状午后低热、夜间盗汗及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持续存在,部分患者伴有乏力、食欲减退等消耗性表现。
4. 体征变化听诊可闻胸膜摩擦音,积液区叩诊呈浊音,语颤减弱,严重者可出现气管偏移等压迫体征。
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完成6-9个月抗结核疗程,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配合胸腔穿刺引流可缓解压迫症状,治疗期间需加强营养支持并定期复查胸部影像。
接触肺结核患者存在传染风险,但概率受接触时间、患者传染性、防护措施、自身免疫力等因素影响。
1、接触时间与患者共处密闭空间超过8小时感染风险显著增加,建议保持通风环境并减少密切接触。
2、传染性强弱痰涂片阳性的开放性肺结核患者传染性最强,而肺外结核或菌阴患者基本无传染性。
3、防护措施规范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可降低90%以上感染风险,接触后需用75%酒精进行手部消毒。
4、免疫状态糖尿病、HIV感染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更易被传染,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
接触后出现持续咳嗽、低热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密切接触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预防性用药,日常注意加强营养和适度运动增强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