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8岁心肌炎可通过休息、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心理疏导、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心肌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自身免疫反应、药物反应、环境毒素等原因引起。
1、休息
急性期需严格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荷。恢复期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卧室环境需保持安静舒适,避免强光或噪音刺激。
2、药物治疗
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营养心肌药物如辅酶Q10、磷酸肌酸钠,以及改善心功能药物如卡托普利。若出现心律失常可使用普罗帕酮。用药期间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是否出现皮疹、呕吐等不良反应,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肌酶谱。
3、营养支持
饮食应选择易消化、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鱼肉、鸡蛋,适当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猕猴桃。每日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限制高盐食品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3克。可适量饮用温热的蜂蜜水补充能量。
4、心理疏导
疾病可能给孩子带来焦虑情绪,家长可通过绘本、游戏等方式解释病情。鼓励孩子表达内心感受,避免责备或施压。住院期间可准备熟悉的玩具缓解紧张,恢复期可安排轻松的亲子活动建立信心。
5、定期复查
急性期后需每1-2周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3个月后评估运动耐量。家长应记录孩子日常心率、活动后气促等情况。若出现胸闷加重、夜间不能平卧等症状需立即就诊。疫苗接种需在医生指导下推迟进行。
心肌炎恢复期需特别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外出佩戴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饮食可适量增加西蓝花、胡萝卜等深色蔬菜,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恢复体育锻炼应循序渐进,从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开始,运动时家长需陪同观察。保持居家环境通风良好,温湿度适宜。定期测量体重和尿量,发现异常水肿及时就医。建立规范的服药记录本,确保用药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