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1次阅读
孩子肠胃炎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口服补液盐散等药物。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症状变化,避免自行调整用药。
1、蒙脱石散蒙脱石散通过吸附病原体缓解腹泻,适用于病毒性或细菌性肠胃炎。家长需按说明书冲泡,注意与其他药物间隔两小时服用。
2、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消化不良症状。建议家长用温水或奶液冲服,避免与抗生素同服。
3、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盐散能预防脱水,适用于呕吐腹泻患儿。家长应少量多次喂服,每公斤体重补充50-100毫升液体。
4、消旋卡多曲消旋卡多曲颗粒可抑制肠道过度分泌,适用于水样便患儿。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家长需记录大便次数和性状。
患病期间建议少量多餐,选择米汤、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或精神萎靡应及时就医。
给宝宝喂奶的正确姿势主要有摇篮式、交叉式、橄榄球式、侧卧式四种。不同姿势适用于不同喂养场景,需根据母婴舒适度调整。
1、摇篮式:母亲坐直将婴儿横抱于胸前,头部枕于肘窝,臀部托于同侧手掌,腹部紧贴母体。适合足月健康婴儿,能有效观察含乳情况。
2、交叉式:用对侧手臂支撑婴儿头颈部,手掌托住臀部,另一只手辅助调整乳房。适合早产儿或含乳困难婴儿,便于控制头部角度。
3、橄榄球式:将婴儿置于腋下如夹橄榄球,用同侧手掌承托头颈部。适合剖宫产产妇、双胞胎喂养,可避免腹部受压。
4、侧卧式:母婴面对面侧卧于床,婴儿头部垫高与乳房平齐。适合夜间哺乳或产后恢复期,需注意避免母亲睡着引发窒息风险。
每次哺乳前家长需清洁双手,哺乳后竖抱拍嗝10-15分钟,定期轮换喂养姿势可预防乳腺管阻塞。发现婴儿拒奶、呛咳等情况应及时调整姿势或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