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检查免疫功能通常包括免疫球蛋白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分析、补体系统检测、自身抗体筛查、过敏原检测等项目。免疫功能检查有助于评估机体免疫状态,排查免疫缺陷、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过敏反应等异常情况。
免疫球蛋白检测主要测量血液中IgG、IgA、IgM等抗体水平。IgG是体内含量最高的抗体,负责长期免疫保护;IgA多见于黏膜分泌物,参与局部免疫;IgM是最早产生的抗体,提示急性感染。该检测可辅助诊断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如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或监测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进展。检查前无须空腹,但需避免剧烈运动。
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D3+T细胞、CD4+辅助T细胞、CD8+杀伤T细胞及NK细胞等亚群比例。CD4+/CD8+比值异常可能与艾滋病、自身免疫病或肿瘤相关。该检查需采集外周静脉血样,结果可能受近期感染、应激或药物影响。若发现CD4+T细胞显著降低,需结合HIV抗体检测进一步排查。
补体C3、C4及总补体活性测定可反映补体通路功能。补体消耗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急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而遗传性补体缺陷可导致反复感染。检测需避免样本溶血,部分自身免疫病患者可能出现补体水平持续低下,需定期监测以评估疾病活动度。
包括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等检测。高滴度抗核抗体提示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抗dsDNA抗体具有较高特异性;抗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价值较高。阳性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解读,部分健康人群也可能出现低滴度阳性。
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识别过敏原,如花粉、尘螨、食物蛋白等。皮肤试验需停用抗组胺药3天,存在诱发严重过敏反应风险。血清检测适用于皮肤条件不佳者,但可能对非蛋白类过敏原敏感性不足。明确过敏原后可通过避免接触或脱敏治疗改善症状。
免疫功能检查后,建议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A、C、E及锌的食物如深色蔬菜、柑橘类水果和坚果,有助于维持免疫稳态。避免长期熬夜或过度疲劳,规律进行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若检测发现异常指标,应及时至风湿免疫科或过敏反应科就诊,避免自行服用免疫调节药物。免疫功能异常患者需注意预防感染,接种疫苗前应咨询医生评估适应性。
胸部的疤痕疙瘩一般不建议揉按,可能刺激瘢痕增生或引发感染。疤痕疙瘩多由创伤、手术或炎症后异常修复形成,表现为凸起、发红的硬结。
揉按可能通过机械刺激加速局部血液循环,短期内可能缓解紧绷感,但反复摩擦会导致胶原纤维排列紊乱,加重瘢痕增生的概率。尤其处于增生期的疤痕疙瘩质地较硬且血管丰富,外力作用易诱发疼痛或出血。日常应避免衣物摩擦、抓挠等物理刺激,可配合硅酮制剂如疤痕贴或凝胶进行保守护理。
若疤痕疙瘩伴随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揉按可能使病原体扩散。瘢痕体质者更需谨慎,不当刺激可能诱发瘢痕疙瘩持续增大甚至形成蟹足肿。对于陈旧性瘢痕,单纯揉按无法改变已纤维化的组织结构,需通过激光治疗或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等医疗手段干预。
建议保持瘢痕区域清洁干燥,避免阳光直射。瘙痒明显时可冷敷缓解,勿使用刺激性护肤品。若瘢痕持续增大、影响关节活动或反复破溃,需及时至皮肤科或整形外科就诊,评估是否需要药物注射、放射治疗或手术切除等专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