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6次阅读
体温37.7摄氏度属于低热,正常成人腋窝体温范围为36-37摄氏度,体温超过37.3摄氏度可视为发热。
1、生理性因素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或进食后可能导致体温短暂升高至37.7摄氏度,休息30分钟后复测体温多可恢复正常。
2、感染性因素病毒或细菌感染是常见病理性原因,可能伴随头痛、乏力症状,需进行血常规检查明确感染类型。
3、环境因素高温环境或穿着过厚衣物可能造成体温升高,脱离高温环境后体温通常在1小时内回落。
4、其他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能导致长期低热,通常伴有心率增快、关节疼痛等特异性症状。
建议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过度劳累,若低热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新生儿黄疸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黄染、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及粪便颜色变浅,严重时可导致胆红素脑病、听力损伤及智力发育障碍。
1、皮肤黄染早期表现为面部及躯干皮肤发黄,轻症可通过蓝光照射治疗,严重时需换血疗法,常用药物包括苯巴比妥、茵栀黄口服液、白蛋白注射液。
2、巩膜黄染眼球白色部分出现黄色,提示血清胆红素超过85μmol/L,需监测经皮胆红素值,必要时进行光疗,可配合使用益生菌、肝酶诱导剂或中药退黄制剂。
3、尿液变色尿液呈深黄色或浓茶色,可能伴随母乳性黄疸或溶血性疾病,需暂停母乳喂养或进行免疫球蛋白治疗,监测尿胆原及尿胆红素水平。
4、粪便变浅陶土样粪便提示胆汁淤积性黄疸,需排查胆道闭锁等外科疾病,可能需行Kasai手术,配合熊去氧胆酸、维生素K等药物干预。
家长需每日在自然光下观察黄疸变化,按医嘱进行蓝光治疗时注意保护眼睛及会阴,母乳喂养者需加强喂养频率促进胆红素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