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小儿支气管炎的症状主要包括咳嗽、喘息、呼吸急促、发热等,治疗方法有生活护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氧疗等。
1、咳嗽早期表现为干咳,逐渐发展为有痰咳嗽,可能伴有喉咙不适。家长需保持室内湿度,避免烟雾刺激,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咳化痰药物如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愈创甘油醚。
2、喘息支气管痉挛导致呼气延长伴哮鸣音,严重时出现呼吸困难。建议家长保持患儿安静,避免剧烈活动,医生可能开具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
3、呼吸急促呼吸频率超过40次/分钟提示病情进展,可能伴随鼻翼煽动。家长需监测呼吸频率,及时就医,重症需氧疗配合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泼尼松、甲泼尼龙。
4、发热体温升高多由继发感染引起,可能伴有精神萎靡。家长应定时测量体温,物理降温无效时遵医嘱使用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
患病期间保持清淡饮食,适量补充水分,避免接触冷空气和过敏原,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前往儿科或呼吸科就诊。
孩子夜间反复发热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温度过高、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监测体温变化并观察伴随症状。
1、遗传因素:部分儿童存在家族性发热倾向,可能与体温调节中枢敏感有关。家长需记录发热规律,保持室温恒定,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药物。
2、环境因素:卧室过热或包裹过严会导致体温升高。家长需调节环境温度至24-26℃,选择透气棉质睡衣,发热时可配合物理降温,无须立即用药。
3、病毒感染:常见于鼻病毒或腺病毒感染,可能与接触患病儿童有关,表现为夜间发热伴鼻塞咳嗽。家长需保持空气湿润,遵医嘱使用奥司他韦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连花清瘟颗粒等药物。
4、细菌感染:肺炎链球菌等感染易引发晚间体温升高,可能与日间活动后炎症反应加剧有关,常伴随呼吸急促。家长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药物。
建议家长记录发热时间与伴随症状,避免夜间过度保暖,保证充足水分摄入,若持续3天以上发热或出现精神萎靡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