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运动后一般可以马上喝水,但需要控制饮水量和速度。剧烈运动后立即大量饮水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建议少量多次饮用常温水。
运动过程中人体会通过排汗流失水分和电解质,及时补充水分有助于维持体液平衡。运动后如感到口渴,饮用100-200毫升温水较为适宜,水温以20-30摄氏度最佳,避免冰水刺激胃肠。可选择含有钠、钾等电解质的运动饮料,但含糖量不宜过高。补水时应小口慢饮,每次间隔5-10分钟,总补水量不超过运动失水量的150%。
高强度运动后若立即大量饮水,可能引发稀释性低钠血症,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马拉松等长时间运动后,需警惕水中毒风险。心血管疾病患者运动后饮水更需谨慎,快速大量饮水会增加心脏前负荷。运动前2小时预先补充400-600毫升水,运动中每15-20分钟补充150-200毫升水,能有效预防运动后暴饮。
运动后除注意补水外,还应补充适量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帮助恢复肌糖原储备。建议选择香蕉、全麦面包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脂饮食加重消化负担。运动后30分钟内是营养补充的黄金窗口期,可饮用乳清蛋白粉冲剂或低脂牛奶。若出现持续口渴、尿量减少等脱水症状,或心悸、头痛等不适,应及时就医检查电解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