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都有什么?

|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问题描述:
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都有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戴海江
戴海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主任医师
腰椎间盘突出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和活动受限,严重时可能会出现麻木、肌力下降甚至大小便失控。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及时就医是关键,同时结合药物、理疗、运动等手段可有效缓解症状。
1、腰部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最常见的症状是腰部疼痛,多为钝痛或刺痛,通常在长时间弯腰、久坐或提重物后加重。这种疼痛是由于椎间盘压迫神经组织或刺激腰部软组织造成的。建议患者在疼痛发作时避免剧烈活动,可以适当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缓解症状,同时进行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
2、下肢放射痛
当突出的椎间盘压迫到坐骨神经时,患者可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表现为从臀部、大腿一路放射至小腿或脚踝,疼痛可能伴随麻木感。为了减轻此类症状,可以采取物理治疗如红外理疗或低频电刺激,还可以在专业指导下做简易的腰部牵引缓解神经受压。
3、活动受限
腰椎间盘突出会导致腰部灵活性下降,如弯腰、起身、转身等活动受到限制。为改善活动受限,可采用功能锻炼法,推荐“麦肯基后伸运动”或“小燕飞锻炼”等有助于恢复腰椎稳定性的动作,每日坚持有助于长期改善功能。
4、严重症状:麻木、肌无力或大小便失控
极端情况下,突出的椎间盘可能压迫脊髓或马尾神经,导致下肢明显麻木、步态异常,甚至大小便功能障碍。这属于神经系统危急情况,需要尽快手术干预。常见手术包括椎间孔镜技术、微创椎间盘切除术和腰椎融合术,具体方案应根据影像学评估由医生决定。
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千差万别,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如出现持续性下肢麻木或严重疼痛,应尽快至医院接受MRI检查。通过综合治疗,许多患者都能显著改善症状,恢复正常生活。日常也要注意正确的坐姿及避免过重的负重,保护腰椎健康是疾病管理的关键环节。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脚跖骨骨折恢复锻炼方法

脚跖骨骨折恢复锻炼可通过循序渐进的功能训练、关节活动度练习、肌肉力量强化、平衡能力提升以及步态调整等方式进行。 1、功能训练:骨折初期以被动活动为主,避免负重。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足趾的屈伸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随着愈合进展,逐步增加主动活动,如足趾抓握毛巾等,帮助恢复足部功能。 2、关节活动度:骨折愈合后,需重点恢复跖趾关节和踝关节的活动度。可进行足背屈、跖屈、内翻、外翻等动作,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钟,逐渐增加幅度和频率。 3、肌肉力量:通过抗阻训练强化足部和小腿肌肉。可使用弹力带进行足背屈、跖屈的阻力训练,或进行踮脚尖、单腿站立等练习,每周3-4次,每次15-20分钟。 4、平衡能力:利用平衡垫或单腿站立练习,提高足部本体感觉和平衡能力。从双足站立开始,逐渐过渡到单足站立,每次保持30秒至1分钟,每天练习2-3次。 5、步态调整:恢复行走时,注意保持正确的步态。可使用助行器或拐杖辅助,逐步增加行走距离和时间。注意足部着地顺序,从足跟到足尖,避免跖骨过度受力。 饮食方面,应多摄入富含钙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类等,促进骨折愈合。运动方面,除足部锻炼外,可进行上肢和核心肌群的力量训练,维持整体体能。护理方面,注意足部保暖,避免受凉,定期复查X光片,监测骨折愈合情况。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