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萎缩性胃炎和胃溃疡的严重程度需根据病情进展判断,胃溃疡可能引发急性出血或穿孔等紧急情况,萎缩性胃炎则与胃癌风险相关但进展较慢。
1. 胃溃疡急性风险胃溃疡可导致胃黏膜深层损伤,可能突发呕血、黑便或穿孔,需紧急内镜止血或手术修复。
2. 萎缩性胃炎癌变风险长期胃黏膜萎缩伴随肠化生可能增加胃癌概率,需定期胃镜监测但短期危害较低。
3. 胃溃疡并发症反复溃疡可能引发幽门梗阻或穿透性溃疡,影响消化功能且治疗难度较大。
4. 萎缩性胃炎症状多表现为腹胀、消化不良等非特异性症状,但伴随胃酸减少可能导致营养吸收障碍。
两类疾病均需规范治疗,胃溃疡急性期优先处理,萎缩性胃炎患者应每年接受胃镜随访并补充维生素B12。
萎缩性胃炎伴有糜烂和息肉可通过药物治疗、内镜治疗、饮食调整、定期复查等方式干预。该病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长期药物刺激、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
1、药物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需采用四联疗法,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伴胆汁反流可选用铝碳酸镁或熊去氧胆酸,黏膜修复推荐替普瑞酮或瑞巴派特。
2、内镜治疗直径超过5毫米的息肉建议内镜下切除,主要采用内镜黏膜切除术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糜烂病灶可进行氩离子凝固术止血,术后需病理检查排除癌变。
3、饮食调整避免辛辣刺激、过烫过硬食物,限制腌制食品和酒精摄入。推荐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的鱼肉、蒸蛋、南瓜等,适当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
4、定期复查轻度萎缩伴糜烂建议每年胃镜复查,中重度萎缩或肠化生需6-12个月复查。息肉切除后首次复查间隔3-6个月,连续两次阴性可延长至1-2年。
日常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出现呕血、黑便或体重骤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