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

|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问题描述:
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申家泉
申家泉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通过激光治疗、玻璃体切除术、抗VEGF药物注射、血糖控制等方式治疗。病变程度从轻度非增殖性到重度增殖性不等,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

1、激光治疗:

针对视网膜缺血区域进行光凝,减少新生血管生成。适用于非增殖期及早期增殖期病变,需配合定期眼底检查评估疗效。

2、玻璃体切除:

清除玻璃体积血及增殖膜,恢复屈光间质透明。适用于晚期增殖性病变伴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术后需严格控制血糖及血压。

3、抗VEGF治疗: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阿柏西普等药物抑制血管渗漏。多用于黄斑水肿患者,需多次重复治疗并监测眼压变化。

4、基础疾病管理:

强化血糖控制使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同时调控血脂血压。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者应每年接受散瞳眼底检查。

确诊后需戒烟限酒,增加深色蔬菜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定期监测视力变化并及时复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朋友眨眼睛频繁怎么回事

小朋友眨眼睛频繁可能由眼部疲劳、过敏性结膜炎、干眼症、抽动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用眼习惯、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等方式改善。

1. 眼部疲劳

长时间看电子屏幕或阅读可能导致眼周肌肉紧张。家长需限制孩子连续用眼时间,每20分钟远眺6米外景物20秒,热敷眼部有助于缓解。

2. 过敏性结膜炎

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刺激结膜时可能伴随眼痒、红肿。可能与过敏体质或环境致敏原有关,表现为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可遵医嘱使用色甘酸钠滴眼液、奥洛他定滴眼液、氮卓斯汀滴眼液。

3. 干眼症

泪液分泌不足或蒸发过快可能导致眨眼代偿性增加。可能与维生素A缺乏或睑板腺功能障碍有关,常伴异物感。可选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

4. 抽动症

心理压力或神经系统异常可能引发不自主眨眼动作。家长需避免过度提醒症状,建立规律作息,必要时需儿童神经科评估,行为疗法配合硫必利、阿立哌唑等药物干预。

日常注意保持环境湿度,增加深海鱼、胡萝卜、蓝莓等护眼食物摄入,若症状持续2周以上或伴视力下降需及时眼科就诊。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