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胃肠炎可通过饮食调整、补液治疗、腹部保暖、药物辅助等方式护理。胃肠炎通常由感染、饮食不当、药物刺激、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整选择低脂易消化食物如米粥、面条,避免辛辣刺激及高纤维食物,少量多餐减轻胃肠负担。
2、补液治疗通过口服补液盐或淡盐水预防脱水,每10-15分钟补充50-100毫升液体,呕吐严重时需静脉补液。
3、腹部保暖使用热水袋热敷腹部缓解痉挛疼痛,温度控制在50℃以下,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造成烫伤。
4、药物辅助蒙脱石散可保护胃肠黏膜,双歧杆菌调节肠道菌群,洛哌丁胺改善腹泻症状,均需遵医嘱使用。
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血便、高热需及时就医,恢复期保持充足休息,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胃炎痊愈后不建议饮酒。酒精可能刺激胃黏膜导致炎症复发,尤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胃酸分泌异常等因素相关。
1、黏膜损伤风险酒精直接损伤胃黏膜屏障,即使胃炎临床治愈,黏膜修复期可能持续数月,饮酒易诱发充血水肿。
2、胃酸分泌失衡酒精刺激胃泌素分泌,增加胃酸量,可能破坏愈后胃内酸碱平衡,出现反酸烧心等不适。
3、幽门螺杆菌复发饮酒可能降低胃部抗菌能力,增加幽门螺杆菌再感染概率,该菌是慢性胃炎主要致病因素。
4、药物相互作用部分胃黏膜保护剂与酒精存在配伍禁忌,如硫糖铝混悬凝胶、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疗效可能受影响。
建议愈后3-6个月内严格禁酒,日常可饮用山药小米粥、猴头菇汤等养胃食物,必要时复查胃镜评估黏膜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