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儿童急性中耳炎怎么办

|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儿童急性中耳炎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立红
张立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儿童急性中耳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镇痛处理、鼓膜穿刺、鼻腔护理、物理降温等方式缓解。该病通常由细菌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免疫力低下、过敏性鼻炎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是主要病因,常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阿奇霉素等药物。需完成全程治疗避免耐药,用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化脓性中耳炎需根据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

2、镇痛处理:

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可缓解耳痛和发热。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耳部热敷能促进血液循环,6岁以上儿童可用含利多卡因的滴耳剂局部镇痛。

3、鼓膜穿刺:

鼓室积液持续3个月以上需行鼓膜切开置管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膨隆明显时,穿刺引流可迅速缓解疼痛。术后保持外耳道干燥,避免游泳和潜水。

4、鼻腔护理:

生理盐水喷鼻或洗鼻能减轻鼻咽部肿胀。鼻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可改善咽鼓管通气。过敏性鼻炎患儿需联合抗组胺药,避免接触尘螨等过敏原。

5、物理降温:

38.5℃以上可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补充足够水分防止脱水,选择清淡流质饮食。避免用力擤鼻涕导致病原体逆行感染。

发病期间保持环境空气流通,避免二手烟刺激。哺乳期婴儿宜半卧位喂养,年长儿咀嚼无糖口香糖促进咽鼓管开放。恢复期加强维生素C和锌摄入,保证充足睡眠提升免疫力。急性期症状缓解后需复查耳镜确认鼓膜愈合情况,反复发作需排查腺样体肥大等基础疾病。预防方面应注意按时接种肺炎球菌和流感疫苗,感冒时及时处理鼻塞症状,游泳时使用专用耳塞防护。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耳朵鼓气不通怎么办

耳朵鼓气不通可通过热敷、咀嚼口香糖、吞咽动作、药物治疗、手术等方式缓解。耳朵鼓气不通通常由耳道堵塞、咽鼓管功能障碍、感冒、鼻窦炎、中耳炎等原因引起。 1、热敷:用温热毛巾敷在耳朵周围,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缓解耳道堵塞。热敷时温度不宜过高,每次持续10-15分钟,每天2-3次。热敷有助于减轻耳部不适,改善咽鼓管功能。 2、咀嚼口香糖:通过咀嚼动作刺激唾液分泌,促进咽鼓管开放。选择无糖口香糖,每次咀嚼10-15分钟,每天3-4次。咀嚼口香糖有助于平衡耳内外压力,缓解耳朵鼓气感。 3、吞咽动作:主动做吞咽动作,如喝水、咽口水,帮助打开咽鼓管。每次吞咽动作持续5-10次,每天多次进行。吞咽动作有助于调节耳内压力,减轻耳朵堵塞感。 4、药物治疗:耳朵鼓气不通可能与鼻窦炎、中耳炎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使用鼻用喷雾剂如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等药物治疗。用药需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5、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病例,如咽鼓管功能障碍长期未缓解,可考虑手术治疗。常见手术包括鼓膜置管术、咽鼓管扩张术等。手术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术后需注意护理,避免感染。 日常生活中,保持耳部清洁,避免耳道进水,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均衡饮食增强免疫力,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预防和缓解耳朵鼓气不通的症状。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