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颈椎射频治疗是通过射频消融技术缓解颈椎病理性疼痛的微创介入治疗方式,主要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该技术通过精准热凝靶点神经组织阻断痛觉传导,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颈椎射频治疗的核心原理是利用高频电流产生可控热效应。治疗时医生在影像引导下将射频针穿刺至病变神经附近,通过电极释放射频波使局部温度升至特定范围,选择性破坏痛觉神经纤维的传导功能,同时避免对运动神经造成损伤。治疗过程通常采用局部麻醉,患者保持清醒状态配合医生完成体位调整。根据病灶范围不同,单次治疗时间在30-60分钟,术后需观察数小时方可离院。常见适应证包括持续3个月以上的顽固性颈肩痛、上肢放射痛,以及保守治疗无效的神经压迫症状。术前需完善颈椎MRI或CT检查明确责任病灶,排除凝血功能障碍等禁忌证。
术后24小时内应保持穿刺点干燥清洁,避免剧烈颈部活动。两周内禁止提重物及长时间低头,睡眠时建议使用颈椎枕维持生理曲度。恢复期可配合低频脉冲电刺激、超声波等物理治疗促进神经修复。日常需注意纠正不良姿势,每40分钟改变一次颈部体位,进行颈椎米字操等舒缓训练。若出现发热、持续加重的神经症状应及时复诊,术后3个月需复查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