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慢性肺血吸虫病的胸部CT改变

|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问题描述:
慢性肺血吸虫病的胸部CT改变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郭朝阳
郭朝阳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慢性肺血吸虫病的胸部CT改变主要表现为肺内多发结节影、网格状影、磨玻璃影及胸膜增厚,通常与虫卵沉积、肉芽肿形成、纤维化反应及继发感染有关。

1、肺内结节影

虫卵经血行播散至肺部形成肉芽肿,CT可见直径2-10毫米的随机分布结节,多位于中下肺野,需结合吡喹酮驱虫治疗及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反应。

2、网格状改变

虫卵引起的间质纤维化导致小叶间隔增厚,表现为网格状高密度影,可选用乙酰半胱氨酸抗氧化或吡非尼酮抗纤维化治疗。

3、磨玻璃影

肺泡腔内虫卵沉积引发局部渗出反应,CT显示片状磨玻璃样密度增高区,急性期需联用抗生素预防细菌感染。

4、胸膜病变

虫卵刺激胸膜导致局限性增厚或钙化,常伴有胸腔积液,除病原治疗外可酌情行胸腔穿刺引流。

确诊需结合疫区接触史及血清免疫学检查,治疗期间应加强营养支持并定期复查CT评估病灶变化。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青霉素能杀死艾滋病病毒吗

青霉素不能杀死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青霉素主要用于对抗细菌感染,对病毒无效。

1、药物机制差异

青霉素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作用,而艾滋病病毒无细胞壁结构,药物靶点完全不同。

2、病毒特性不同

艾滋病病毒以RNA为遗传物质,需借助宿主细胞复制,现有抗病毒药物主要通过抑制逆转录酶或蛋白酶发挥作用。

3、治疗药物选择

艾滋病治疗需使用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等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通过联合用药抑制病毒复制。

4、预防感染措施

预防艾滋病传播需采取安全性行为、避免共用注射器等阻断途径,暴露后72小时内可使用阻断药物预防感染。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应定期监测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严格遵医嘱进行规范化抗病毒治疗,同时注意营养支持和免疫调节。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