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婴儿黄疸母子ABO溶血是由母婴血型不合(A、B、O血型系统)引发的溶血性黄疸,属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常见类型,主要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贫血,严重者可导致胆红素脑病。
1、发病机制母婴ABO血型不合时,母体产生的抗A或抗B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破坏胎儿红细胞,导致溶血和胆红素升高。
2、临床表现黄疸多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进展迅速,伴有贫血、肝脾肿大,实验室检查可见间接胆红素显著升高,血红蛋白下降。
3、诊断方法需进行母婴血型鉴定、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抗体释放试验)及胆红素动态监测。
4、治疗措施轻症采用蓝光照射治疗,中重度需输注白蛋白或免疫球蛋白,极严重者需换血治疗,同时纠正贫血和电解质紊乱。
母乳喂养期间需密切监测黄疸变化,避免脱水加重胆红素浓度,定期随访评估神经系统发育情况。
小儿手足口病可通过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重症监护等方式治疗。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等症状。
1、一般治疗保持患儿隔离休息,家长需加强口腔和皮肤护理,使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皮疹处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
2、对症治疗发热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口腔溃疡可喷涂开喉剑喷雾剂缓解疼痛。
3、抗病毒治疗重症病例需住院使用注射用更昔洛韦或利巴韦林注射液,合并细菌感染时加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
4、重症监护出现持续高热、肢体抖动、呼吸困难等重症表现时,需立即转入PICU进行生命支持治疗和并发症管理。
家长需每日监测患儿体温和皮疹变化,患病期间给予流质饮食,恢复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