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如何治疗小儿手足口病

| 1人回答 | 3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如何治疗小儿手足口病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杨小凡
杨小凡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儿手足口病可通过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重症监护等方式治疗。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等症状。

1、一般治疗

保持患儿隔离休息,家长需加强口腔和皮肤护理,使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皮疹处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

2、对症治疗

发热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口腔溃疡可喷涂开喉剑喷雾剂缓解疼痛。

3、抗病毒治疗

重症病例需住院使用注射用更昔洛韦或利巴韦林注射液,合并细菌感染时加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

4、重症监护

出现持续高热、肢体抖动、呼吸困难等重症表现时,需立即转入PICU进行生命支持治疗和并发症管理。

家长需每日监测患儿体温和皮疹变化,患病期间给予流质饮食,恢复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康复。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三个月宝宝吐泡泡口水是怎么回事

三个月宝宝吐泡泡口水可能是由生理性流涎、口腔探索行为、上呼吸道感染、胃食管反流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保持口腔清洁、对症治疗等方式缓解。

1、生理性流涎

唾液腺发育导致分泌增多,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家长需及时用软纱布蘸温水清洁宝宝口周,避免皮肤刺激。

2、口腔探索行为

宝宝通过吐泡泡学习控制口腔肌肉。家长可提供干净牙胶满足探索需求,无须特殊干预。

3、上呼吸道感染

可能与鼻塞后经口呼吸有关,通常伴随轻微咳嗽。可遵医嘱使用生理盐水滴鼻,必要时服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药物。

4、胃食管反流

贲门发育未完善导致,常伴有喂奶后哭闹。建议家长采用少量多次喂养,竖抱拍嗝,严重时需医生评估是否使用铝碳酸镁混悬液等药物。

观察是否伴随发热、拒奶等症状,定期用指套牙刷清洁牙龈,哺乳后保持头高位15分钟有助于减少反流。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