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滑囊炎可通过休息制动、冷热敷交替、药物治疗、穿刺抽液等方法快速缓解症状。滑囊炎通常由过度摩擦、感染、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急性期停止关节活动并使用支具固定,减少滑囊与周围组织的机械摩擦,避免炎症加重。
2、冷热敷交替急性肿胀期用冰袋冷敷减轻渗出,48小时后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每日重复进行3-4次。
3、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可缓解疼痛,严重者可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如曲安奈德。
4、穿刺抽液对于积液量大的化脓性滑囊炎,需在无菌条件下穿刺引流,必要时注入抗生素溶液冲洗。
日常应避免关节过度负重,运动时佩戴护具,反复发作需排查代谢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因素。
痛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发病机制、症状表现、受累关节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痛风是由尿酸结晶沉积引起的急性炎症,类风湿关节炎则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慢性关节破坏。
1. 病因差异痛风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高尿酸血症相关,类风湿关节炎由免疫系统错误攻击关节滑膜引发。前者常有饮酒或高嘌呤饮食诱因,后者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更相关。
2. 症状特点痛风发作表现为突发性单关节剧痛,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皮肤呈紫红色;类风湿关节炎多为对称性小关节晨僵,持续超过1小时,伴随关节畸形。
3. 受累关节痛风好发于下肢负重关节,类风湿关节炎多累及手腕、掌指等小关节。痛风发作间期可无症状,类风湿关节炎呈持续性进展。
4. 检查指标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通常升高,关节液可见针状尿酸结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和抗CCP抗体多呈阳性,X线显示关节侵蚀性改变。
建议两类患者均需限制高嘌呤饮食,保持适度运动,定期监测相关指标,痛风患者还需严格控酒,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注意关节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