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急性胰腺炎的特异性检查指标主要有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腹部CT等。这些指标对诊断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价值。
1、血清淀粉酶
血清淀粉酶是诊断急性胰腺炎最常用的指标,通常在发病后2-12小时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到高峰。血清淀粉酶水平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以上对急性胰腺炎有较高诊断价值。但需注意,血清淀粉酶升高也可见于其他疾病如肠梗阻、胆囊炎等,特异性相对较低。
2、血清脂肪酶
血清脂肪酶在急性胰腺炎发病后4-8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到高峰,持续时间较淀粉酶更长。血清脂肪酶的特异性高于淀粉酶,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更大。脂肪酶水平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3、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急性胰腺炎发病后6-12小时开始升高,48-72小时达到高峰。C反应蛋白水平可反映胰腺炎症程度和坏死范围,对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重要价值。C反应蛋白持续升高往往提示病情较重或出现并发症。
4、降钙素原
降钙素原是细菌感染时产生的标志物,在急性胰腺炎中主要用于判断是否合并感染。降钙素原水平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胰腺坏死组织感染,对指导抗生素使用有重要意义。降钙素原检测有助于早期识别重症胰腺炎患者。
5、腹部CT
腹部CT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胰腺炎症范围、坏死程度及并发症情况。增强CT检查对评估胰腺坏死范围和程度具有重要价值。CT严重程度评分系统可用于预测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
急性胰腺炎患者应注意严格禁食,待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饮酒,控制血脂水平。定期复查相关指标,监测病情变化。出现持续腹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避免自行用药。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