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小孩可以与艾滋病父母生活在一起,但需要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避免病毒传播,主要风险包括母婴传播、血液接触传播、日常密切接触传播。
1、母婴传播预防母亲怀孕期间需接受抗病毒治疗,分娩时选择剖宫产,产后禁止母乳喂养。建议家长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奈韦拉平等药物阻断母婴传播。
2、血液接触防护家长需确保孩子不接触患者血液或体液,伤口需立即用防水敷料覆盖。家中应备有消毒剂处理污染物,避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
3、日常接触管理共同生活时无须特殊隔离,但患者餐具应单独清洗消毒。家长需教育孩子不与患者共用毛巾,患者打喷嚏时应避开孩子面部。
4、定期医学监测孩子每3个月需进行HIV抗体检测直至18岁。家长需注意孩子是否出现反复发热、体重下降等异常症状,及时就医排查感染可能。
保持家庭环境清洁卫生,督促患者规范服药控制病毒载量,孩子满12岁后可进行艾滋病预防知识教育。
20岁的艾滋病毒感染者通过规范治疗可接近正常寿命,生存时间主要受治疗依从性、病毒载量控制、免疫功能和并发症管理影响。
1、治疗依从性:坚持每日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是延长生存期的关键,漏服药物可能导致病毒耐药性。
2、病毒载量控制:定期检测并保持病毒载量低于检测限,可有效阻止免疫系统进一步受损。
3、免疫功能:通过CD4细胞计数监测免疫状态,CD4维持在200个/μL以上可显著降低机会性感染风险。
4、并发症管理:及时治疗结核、隐球菌脑膜炎等艾滋病相关疾病,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建议感染者定期随访,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吸烟饮酒,早期规范治疗可使预期寿命接近普通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