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新生儿头皮血肿该如何治疗

|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头皮血肿该如何治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新生儿头皮血肿可通过观察等待、局部冷敷、穿刺抽吸、手术清除等方式治疗。头皮血肿通常由产道挤压、分娩器械使用、凝血功能障碍、颅骨骨折等原因引起。

1、观察等待:

小型血肿若无感染迹象可自然吸收,家长需每日测量头围并观察皮肤颜色,避免按压血肿部位,通常2-8周逐渐消退。

2、局部冷敷:

出生24小时内可用冰袋包裹毛巾冷敷,每次不超过20分钟,家长需注意防止冻伤,冷敷可帮助血管收缩减少出血。

3、穿刺抽吸:

适用于持续增大的血肿,需由儿科医生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抽吸后加压包扎,可能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改善凝血功能。

4、手术清除:

巨大血肿伴感染或钙化时需神经外科干预,手术清除血肿并修复受损血管,术后可能需头孢曲松等抗生素预防感染。

哺乳期母亲应保证维生素K摄入,定期监测血肿变化,避免使用尖锐发饰,发现血肿变硬、发热或婴儿嗜睡需立即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心衰睡不着怎么办

心力衰竭患者失眠可通过调整睡眠环境、控制夜间饮水量、规范用药时间、心理疏导等方式改善,通常与体液潴留、药物副作用、焦虑抑郁、缺氧等因素有关。

1、调整睡眠环境

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室温控制在20-24摄氏度,使用高枕头减轻平卧时呼吸困难。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建立固定作息时间。

2、控制夜间饮水

日间均匀分配液体摄入,睡前2小时限制饮水量。记录24小时出入量,体重单日增加超过1公斤需联系医生调整利尿剂用量。

3、规范用药时间

利尿剂应在早晨服用,避免夜间频繁排尿。地高辛等药物可能引起心律失常性失眠,需监测血药浓度。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螺内酯、托拉塞米等利尿剂。

4、心理疏导

心衰患者常合并焦虑抑郁,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睡眠质量。严重失眠可短期使用右佐匹克隆、唑吡坦、阿普唑仑等药物,但需警惕呼吸抑制风险。

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低强度有氧运动,避免睡前3小时剧烈活动。限制咖啡因摄入,晚餐选择低盐易消化食物,必要时进行夜间氧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