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2次阅读
糖尿病肾病可通过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肾功能检查、肾脏超声、肾活检等方法诊断。早期筛查对延缓病情进展至关重要。
1、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肾病最早期的敏感指标,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检测1次。尿白蛋白排泄率超过30毫克/24小时提示肾脏损害。
2、肾功能检查通过血肌酐、尿素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评估肾脏功能。肾小球滤过率低于60毫升/分钟提示肾功能明显下降。
3、肾脏超声超声检查可观察肾脏大小、结构及血流情况。糖尿病肾病晚期可能出现肾脏体积缩小、皮质变薄等改变。
4、肾活检肾穿刺活检能明确病理类型及损害程度,主要用于疑难病例诊断。检查可见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扩张等特征性改变。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血压,控制蛋白质摄入量,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复查。
是否需要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取决于暴露级别和伤口情况,主要评估因素包括暴露分级、伤口深度、既往免疫史、暴露部位。
1、暴露分级:三级暴露(穿透性皮肤损伤或黏膜接触狂犬病动物唾液)必须联合接种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二级暴露(轻微抓伤无出血)通常仅需疫苗。
2、伤口深度:头面部、颈部等神经丰富部位的深部伤口,或动物舔舐黏膜时,即使为二级暴露也可能需要补充免疫球蛋白中和病毒。
3、既往免疫史:半年内完成过全程狂犬疫苗接种者再次暴露时,无须使用免疫球蛋白;超过半年但完成过基础免疫者需评估抗体水平。
4、暴露部位:手指、生殖器等末梢神经密集区域的高风险暴露,或免疫功能低下者的中重度暴露,建议增加被动免疫制剂注射。
暴露后应第一时间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及时前往定点医疗机构由医生评估处置方案。